-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教师论文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PDF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中学教师论文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政治课是高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总结出了不少经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很多教
师教学中的一部分。本文是一篇中学教师论文
范文,主要论述了提升现场学习力: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摘要:“提升现场学习力,促进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课题研究,重点探索出从教学理论到教学设计,从他
人课堂到自己课堂,从实践探索到文本叙写等三个关键性节点的操作路径,提出保持明确的学习意向,改善自己的心
智模式,让转化成为常态的基本追求,可有效提升教师的现场学习力,促进高中政治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教学现场,学习力,高中,政治,专业成长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力是教师成长的核心竞争力。如火如荼的教学改革呼唤富有学习力的“研究型”教师,呼唤教师在常态化学习中
,不断改进教学实践,提升生命价值,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但这一“呼唤”至今仍停留在“期待”或“号召”的层面
,还没有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成为“现实”。许多教师缺乏现场学习意识的自觉,他们除了“外”出学历进修、短期
培训,在校“内”几乎找不到学习的资源、时间和机会。更有不少教师缺乏现场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学习无明确目的
,无问题意识,与自身教学工作改进相脱离,走向程式化、形式化、表面化,学习效果不明显。还有一些教师,积极
参与教学实践探索,但苦于找不到恰当的方式把自己的做法“表达”出来。总之,很多教师,虽然身临教学工作的“
现场”,但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学习”。如何唤醒教师常态学习的内在需求,引导教师解决好教学与学习的矛盾,学
会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以教学促进学习,以学习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从而实现自身成长和学生成功共赢
,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基于以上认识,近年来,我校政治组开展提升政治教师现场学习力的深化研究,让教
师进一步体会到提升现场学习力的价值和意义,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现场学习力的内涵及提升路径
我们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高中政治教师现场学习的现状,提炼归纳出现场学习力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及其基本
特征,列表见下页:
所谓现场学习力的提升,就是教师潜心教学现场,挖掘学习资源,创造学习契机,通过发现现场、理解现场以及重建
现场,不断增强自身专业成长的能力。研究中,课题组自觉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积极引导政治组教师置身于丰富多
彩的教学现场,同时,又创新思维方式,对教学现场进行系统优化,整体打通不同教学现场的内在关联,寻找提升教
学现场学习力的关键路径。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从教学理论到教学设计,从他人课堂到自己课堂,从实践探索到文本
叙写,是现场学习力提升的核心环节。因此,本文从教学现场彼此关联的角度,重点抓住现场学习中制约教师专业成
长的三个关键性节点,探询教师现场学习力的提升路径。
(一)优化设计:依托理论指引
案例一:近年来,备课组虽然十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但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标签化、走过场的倾
向。如何让“立德树人”的期望在政治课教学中得到“常态化”的有效落实,至今仍是政治课教学的理想。2015年3
月的一次讲座中,大学的专家指出“知识本身有一个内在的立体结构,它不仅包含符号、规则、解释的层次,还包含
深层意义:即知识的文化意义与价值。”这句话拨亮了政治备课组的心灯。心动不如行动。讲座结束后,我们立即对
正在设计的“对立统一规律”进行审视,发现我们的设计包含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符号”层次,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
系及其作用的“规则”层次,以及怎样运用对立统一的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解释”的层次,但缺乏对深层“文化”
意义的挖掘。于是,我们在专家讲座的启发下,进行再设计,针对学生人际交往的非理性倾向,设计一个讨论活动:
生活中,人们把人际关系用“亲密无间”或“誓不两立”予以描述,你怎么看?并设计教师在引导环节,引用“和而
不同”的思想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进而彰显我国传统文化对“立
德树人”的价值和意义。再设计的课堂教学,不仅使课堂成为知识和技能的建构过程,而且使课堂成为文化和意义的
获得过程。这次专家讲座,增加了我们“立德树人”的教学自觉与自信。我们认识到,政治课教学的道德教育资源,
不是脱离知识的“额外加入”,而“就是学科知识本身”。回到人的生活世界,挖掘知识深层的文化意义是“立德树
人”常态化的最佳路径。
如何把理念转化为实践,如何把专家讲座现场的知识转变成集体备课现场的教学指引?这个案例提供以下启发:
1.带着问题走进现场。化被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