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孝道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doc
孝道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摘要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百德孝为首,百教孝为始”,“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这足以见证孝的地位和价值。“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而备受推崇。孝是所有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 在此基础上产生。本篇文章将从孝道的内涵、古代传统中的孝道、结合当今社会的孝道、大力加强孝道教育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如有纰漏,还望老师批评指出。
孝道的内涵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 也”。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孝的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养,二是敬,三是祭。
孝,首先表现为一个“养”,“孝”最早见于甲骨文,由上面一个“老”字,下面 一个“子”字组成, 《说文解字》上讲.孝即“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承老也”。“孝”字的构成,体现着父慈子孝。人间真情。
孝,其次表现为一个“敬”字。《辞海》对孝的注释:“善事父母日孝”,《汉语大字典》的解释为“旧社会以尽心奉养父母和绝对服从父母为孝”。孔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子也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
孝,还表现为一个“祭”字。所谓“养老送终”, 除了抚养之外还要送终和祭祀。中国人对生命非常重视, 对于已逝对象的孝还表现在如何纪念死者。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中国历来重视丧葬,由此形成所谓的丧葬文化,丧葬习俗的复杂体现了对已逝者的尊重和孝心,体现了浓重的孝道文化。
此外,《孝经》中还告诉我们“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三、古代传统中的孝道
“ 孝” 在古代有两个主要内容 : 其一 , “尊祖敬宗” , 这是早于“善事父母”的初始含义。古人认为去世先人 , 特别是氏族首领 , 在天庭与天帝为伍,对部落和氏族的吉凶祸福至关重要 , 从而产生了祖先崇拜 , 其目的主要是使氏族集体繁荣昌盛。祖宗敬仰作为 “ 孝 ” 的重要内容 , 一直传承到现代 , 如家族兴建祠堂 , 供奉祖先灵位 , 组织清明会 , 撰写族谱以明血缘长幼,皆是“尊祖敬宗”行为 。 其二 , “ 传宗接代”,《孟子·离娄》提出 : “ 不孝有三 , 无后为大 ” 。 朱熹注释 : “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 , 谓阿意曲从 , 陷亲不义 , 一也 。 家贫亲老 , 不为禄仕 , 二也 。 不娶无 子, 绝 先祖祀 , 三也 。 三者之中 , 无后为大 ” 。 因我 国现在人 口 过盛 , 推行计划生 育 , 故 反复批判孟子之言 。但在古代,灾荒、瘟疫、战争等使人类生存环境十分恶 劣,出生率、成活率都低 , 寿命不长 ,故无论国家、氏族、家庭都无不力求人丁兴旺 , 确保世代不绝,这也就无可厚非了。
在地球村里 , 从古到今出现过无 数民族和众多国 家 , 其中只有我华夏民族的孝道理念传承下来 。感人至深的二十四孝家喻户晓:孝感动天、亲尝汤药、啮指痛心、 百里负米、芦衣顺母、鹿乳奉亲、戏彩娱亲、 HYPERLINK /s?wd=%E5%8D%96%E8%BA%AB%E8%91%AC%E7%88%B6tn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vujDdrAubujTsnh7hujm1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HD4Pj6vrHb \t _blank 卖身葬父、 刻木事亲、行佣供母、怀橘遗亲、埋儿奉母、 扇枕温衾、拾葚异器、 涌泉跃鲤、闻雷泣墓、乳姑不怠、 卧冰求鲤、恣蚊饱血、 扼虎救父、尝粪忧心、弃官寻母、 涤亲溺器。
但是时代在进步,“孝”的标准和规范也随之改变,所以古代的二十四孝有许多愚孝。面对祖先留传给我们的孝道,在发扬光大的同时,也要学会选择,去芜存菁,方为“智孝”,忽略了其他伦理道德,一味尊崇,则为“愚孝”。孔子不赞成愚忠愚孝,他指出,只要有不义的事,就应该谏净。孟子则在孔子论孝的基础上.提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人们对父母的爱,延伸到其他老年人。孔孟关于孝的精辟论述,成为高悬古今、照耀世界的真理。
结合当今社会的孝道
百善孝为先,当今时代需要孝。我们青少年需要孝,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现实情况是,由于长期不得不实行的计划生育国策,形成了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四二一”家庭结构。人们由于爱幼的本能,几代宠爱于一身。孩子往往被娇惯、溺爱。很多孩子从小就被惯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淡化亲情回报、缺少社会责任感的人。同时由于高考制度的导引,重考试分数、轻道德品行的社会意识长期存在,从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家庭孝道教育的缺失。“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长此以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尔平台化建设》ppt教案模板.ppt
- 九年级数学试卷讲评课.pptx
- 安徽凤阳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报告(环境影响区域评估+环境标准).pdf
- 危险货物道路输运押运人员从业资格考试模拟题及答案.doc VIP
-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Python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小学英语五年级The little horse crosses the river课件.pptx
- 农行反洗钱与制裁合规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题).pdf VIP
- 甄嬛传英文剧本.docx
- 2022河南省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母婴护理项目技术工作文件.pdf
- 2022八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期末考试(python).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