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及实施方案
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包括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和近岸海域生态保护红线两部分。依据我省生态资源特征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划定陆域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11535平方公里,占陆域面积33.5%,划定近岸海域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8316.6平方公里,占海南岛近岸海域总面积35.1%。在空间上基于山形水系框架,以中部山区的霸王岭、五指山、鹦哥岭、黎母山、吊罗山、尖峰岭等主要山体为核心,以松涛、大广坝、牛路岭等重要湖库为空间节点,以自然保护区廊道、主要河流和海岸带为生态廊道,形成“一心多廊、山海相连、河湖相串”的基本生态保护红线空间格局。
一、陆域生态保护红线
根据陆域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系统组成、结构特征以及主导生态服务功能的保护需求,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分为Ⅰ类生态保护红线区和Ⅱ类生态保护红线区两个大类(以下分别简称Ⅰ类红线区和Ⅱ类红线区),包含11个功能区和23个功能亚区(详见附件1)。其中,Ⅰ类红线区5544平方公里,Ⅱ类红线区 5991平方公里,分别占海南岛国土面积的16.1%和17.4%,概述如下: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红线区。
全省共划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红线区4385.09平方公里,占海南岛国土面积的12.74%。其中,Ⅰ类红线区2722.90平方公里,Ⅱ类红线区1662.19平方公里。除我省的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之外,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部山区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以及沿海红树林、滩涂湿地等生物多样性富集地区。
(二)水源保护与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区。
全省共划定水源保护与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区2212.35平方公里,占海南岛国土面积的6.43%。其中,Ⅰ类红线区719.93平方公里,Ⅱ类红线区1492.42平方公里。除我省的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之外,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部的黎母山、五指山、吊罗山、霸王岭、尖峰岭等高山、中山地区,该区域是海南三大河流,即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的发源地和重要水源涵养区。
(三)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区。
全省共划定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区2789.83平方公里,占海南岛国土面积的8.11%。其中,Ⅰ类红线区1985.40平方公里,Ⅱ类红线区804.43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中部的黎母山、五指山、吊罗山、霸王岭、尖峰岭等地势起伏度大的高山、中山地区,以及易发生水土流失的低山、丘陵和台地地区。
(四)海岸带生态敏感生态保护红线区。
全省共划定海岸带生态敏感生态保护红线区164.42平方公里,占海南岛国土面积的0.48%。其中,Ⅰ类红线区115.56平方公里,Ⅱ类红线区48.86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海岸线自然岸线向陆一侧0-300米范围内,0-200米范围为Ⅰ类红线区,200-300米范围为Ⅱ类红线区。包括海南岛主要的海岸带侵蚀敏感区、海平面上升影响区、风暴潮影响区和沿海防护林分布区。
(五)防洪调蓄生态保护红线区。
全省共划定防洪调蓄生态保护红线区874.80平方公里,占海南岛国土面积的2.54%,均为Ⅱ类红线区。空间范围为我省的38条主要河流、35座大中小型水库的管理和保护范围。包括松涛、大广坝、牛路岭、红岭、大隆等10座大型水库,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陵水河等38条河流(24条干流及其主要一级支流14条)及其流域上的25座中小型水库。
(六)旅游功能保护生态保护红线区。
全省共划定旅游功能保护生态保护红线区1054.34平方公里,占海南岛国土面积的3.07%,均为Ⅱ类红线区。空间范围为我省的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以及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区。
(七)其他生态保护红线区。
全省共划定其他生态保护红线区54.58平方公里,即昌江核电安全缓冲Ⅱ类红线区,占海南岛国土面积的0.16%。空间范围为昌江核电厂安全缓冲区周边5千米的陆域缓冲区。
二、近岸海域生态保护红线
海南岛近岸海域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共计8316.6平方公里,占近岸海域面积的35.1%,分为Ⅰ类红线区和Ⅱ类红线区,包含17个功能区(详见附件2)。
Ⅰ类红线区总面积343.3平方公里,占近岸海域面积的1.5%。Ⅰ类红线区主要包括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领海基点保护范围等。
Ⅱ类红线区总面积约7973.3平方公里,占近岸海域面积的33.6%。Ⅱ类红线区主要包括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省级海洋功能区划海洋保护区域、海岸带控制区(向海侧)、珊瑚礁主要分布区、海草床主要分布区、红树林主要分布区、部分潟湖、重要入海河口、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遗迹、重要岸线与邻近海域、重要渔业水域、海洋功能区划中的增养殖区、保持自然生态空间属性的生态保留区等。
三、管控原则
(一)Ⅰ类生态保护红线区。
根据《海南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