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础-电路第7章.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工电子,电器,安装,维修,电磁炉,线路图,电路图,元器件,监测,故障,行业报告,行业分析,电路

第七章 互感与理想变压器 7-1 耦合电感 一、互感及互感电压 (空芯耦合线圈) 二、同名端: 同名端规定: 三、电路符号: 同名端判断: 7-2 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 一、时域关系 7-3 耦合电感的连接及等效变换 一、串联 二、并联 1、同侧并联 例1:图示电路,?=100rad/s, U=220V。求 例2: 两个耦合线圈,接到220V,50Hz正弦电压上。顺接时I=2.7A,P=218.7W;反接时I=7A。求互感M=? 例3:图示电路,?=4rad/s, C = 5F , M=3H。求输入阻抗Z。当C为何值时阻抗Z为纯电阻? Z 7-4 耦合电感的T型连接及等效变换 一、 T型连接 二、去耦等效电路 同侧T型连接 同侧T型 异侧T型 例1: 图示电路,?=10rad/s。 分别求K=0.5和K=1时,电路中的电流?1和?2以及电阻R=10?时吸收的功率. 例2: 求图示三个耦合线圈的去耦等效电路。 例3:图示电路,求Z为何值可获最大功率?其中: 7-5 空芯变压器 一、组成: 四、等效电路 1、初级等效电路 2、次级等效电路 (初级对次级的反射阻抗) 五、空芯变压器倒相作用 初级等效电路电流: 七、自耦空芯变压器 1、组成: 例1: 图示电路,?=1000rad/s,U=50v, L1 =10mH, L2 =2mH, M =4mH 。 求: 1)输入阻抗Zi ; 2) 求电路中的电流?1、?2和?;3)求L1上的电压. 例2: 图示电路,?=1000rad/s,US=20v,M =6H 。求C=?时?与电源电压同相,并求?=? 含互感元件电路分析应注意: 1、列方程时不要漏掉互感电压; 2、注意同名端与互感电压的关系; 3、去耦等效条件以及联接方式; 4、应用戴维南定理时,内外电路应无耦合。 7-6 理想变压器 一、组成: 说明: 1、电压关系 例:写出下列理想变压器伏安关系。 四、阻抗变换作用 求下列电路输入阻抗。 例: 六、含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分析 例2: 图示电路,求?1=? ?2=? 7-7 全耦合变压器 一、组成: 2、电流方程: 四、等效电路 (励磁电流) 五、阻抗变换作用 例:求下列电路中的电流i1, 其中 其等效电路如右图,其中: 7-8 一般变压器 一、组成: 四、等效电路: L1’、L2 ’ : 为全耦合变压器 练习1:图示电路,求n=?R可获最大功率Pm;并求Pm=? 练习2:图示电路,求? =? 练习3:图示电路,求Z=? 可获最大功率Pm;并求Pm=? 练习4:图示电路。1)求电阻R 消耗的功率;2)若使 R获最大功率Pm可采取何种方法?并求对应电路参数和Pm 本章要点: 一、基本概念:耦合、互感、耦合系数、同名端、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全耦合变压器等; 二、电路计算: 1、含互感元件电路分析计算: (1)直接法: 列方程时不要漏掉互感电压; 注意同名端与互感电压的关系; (2)去耦等效法:去耦等效法条件、联接方式和参数计算; 2、含变压器电路分析计算: (1)含理想变压器电路(电压、电流、阻抗变换关系) (2)含全耦合变压器电路(等效电路法) 注意:应用戴维南定理时,内外电路应无耦合。 其中: ? 其中: i1 i2 i1 i1 六、含全耦合变压器的电路分析: 1、列写电路方程求解; 2、等效电路法求解。 解: N1: 初级线圈(原边线圈) N2: 次级线圈(副边线圈) 芯架:铁磁材料 L1 、L2、 M数值有限 R1 ? 0 、R2 ? 0、K ?1 二、电路符号: L2、R2 三、电路模型: L1、R1 其中: 讨论: 1)低频时,?Ls1、 ?Ls2很小(短路),一般采用全耦合变压器模型。 2)中频时,?Ls1、 ?Ls2小(短路), ?L1’较大(开路)采用理想变压器模型。 3)高频时,?Ls1、 ?Ls2较大, ?L1’ 大(开路)采用初、次级分别串联漏电感Ls1、Ls2的理想变压器模型。 解: 节点电位方程: 联立求解,有: ? ?1 ? ? ?2 解: 回路电流方程: 联立求解,有: ?1 ?2 解: 移去Z,可求得: 根据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应有: 解: 2) 可接入一个理想变压器实现功率匹配。 根据最

文档评论(0)

3030080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