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
PAGE \* MERGEFORMAT2
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
菲涅耳双棱镜干涉
第一作者:
第二作者:
班 级:
日 期:
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42821531 摘要 PAGEREF _Toc342821531 \h 3
HYPERLINK \l _Toc342821532 一.实验目的 PAGEREF _Toc342821532 \h 3
HYPERLINK \l _Toc342821533 二.实验原理 PAGEREF _Toc342821533 \h 3
HYPERLINK \l _Toc342821534 三.实验方案 PAGEREF _Toc342821534 \h 6
HYPERLINK \l _Toc342821535 1.光源的选择 PAGEREF _Toc342821535 \h 6
HYPERLINK \l _Toc342821536 2.测量方法 PAGEREF _Toc342821536 \h 6
HYPERLINK \l _Toc342821537 3.光路组成 PAGEREF _Toc342821537 \h 7
HYPERLINK \l _Toc342821538 四.实验仪器 PAGEREF _Toc342821538 \h 7
HYPERLINK \l _Toc342821539 五.实验内容 PAGEREF _Toc342821539 \h 7
HYPERLINK \l _Toc342821540 1.各光学元件的共轴调节 PAGEREF _Toc342821540 \h 7
HYPERLINK \l _Toc342821541 2.波长的测量 PAGEREF _Toc342821541 \h 9
HYPERLINK \l _Toc342821542 六.数据处理 PAGEREF _Toc342821542 \h 9
HYPERLINK \l _Toc342821543 1.原始数据 PAGEREF _Toc342821543 \h 9
HYPERLINK \l _Toc342821544 2.用一元线性回归计算条纹间距 PAGEREF _Toc342821544 \h 10
HYPERLINK \l _Toc342821545 3.计算不确定度 PAGEREF _Toc342821545 \h 10
HYPERLINK \l _Toc342821546 七.误差分析 PAGEREF _Toc342821546 \h 11
HYPERLINK \l _Toc342821547 1.两虚像间距测量的误差 PAGEREF _Toc342821547 \h 11
HYPERLINK \l _Toc342821548 2.物距测量的误差 PAGEREF _Toc342821548 \h 11
HYPERLINK \l _Toc342821549 八.实验的注意事项及改进建议 PAGEREF _Toc342821549 \h 13
HYPERLINK \l _Toc342821550 九.感想 PAGEREF _Toc342821550 \h 14
HYPERLINK \l _Toc342821551 十.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342821551 \h 15
摘要
本文先对菲涅耳双棱镜激光干涉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和实验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而后进行了数据处理和不确定度计算,并对实验数据的误差进行定量分析。误差分析是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考虑的是测量物距时带来的误差。
关键词:菲涅耳双棱镜;数据处理;误差分析
一.实验目的
熟悉掌握等高共轴调节的方法和技术;
用实验研究菲涅耳双棱镜干涉并测定单色光波长;
观察双棱镜产生的双光束干涉现象,进一步理解产生干涉的条件。
二.实验原理
菲涅耳双棱镜实验是一种分波阵面的干涉实验,实验装置简单,但设计思想巧妙。它通过测量毫米量级的长度,可以推算出小于微米量级的光波波长。1881年菲涅耳用双棱镜实验和双面镜实验再次证明了光的波动性质,为波动光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图1所示,将一块平玻璃板的上表面加工成两楔形,两端与棱脊垂直,楔角较小(一般小于1度)。当单色光源照射在双棱镜表面时,经其折射后形成两束好像由两个光源发出的光,即两列光波的频率相同,传播方向几乎相同,相位差不随时间变化,那么,在两列光波相交的区域内,光强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满足光的相干条件,称这种棱镜为双棱镜。
图2图1
图2
图1
菲涅耳利用图2所示的装置,获得了双光束的干涉现象。图中双棱镜 是一个分割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