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山东大学.docVIP

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山东大学.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山东大学.doc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 2014年 2 月 科目 遗传学实验 题目 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4 页 遗传学实验报告 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摘要 减数分裂是指HYPERLINK /view/37923.htm有性生殖的个体在形成HYPERLINK /view/72822.htm生殖细胞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不同于HYPERLINK /view/8888.htm有丝分裂和HYPERLINK /view/7536.htm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仅发生在HYPERLINK /view/555124.htm生命周期某一阶段,它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性母细胞成熟、形成HYPERLINK /view/826358.htm配子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本实验通过获取蝗虫精巢中的精管,经固定、染色、压片后镜下观察不同分裂时期的发育细胞,了解减数分裂时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过程,并熟练制片操作。 引言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对种族绵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细胞连续进行两次的核分裂,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减数分裂结束形成了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然后经过受精作用,雌雄配子又重新结合,形成了二倍体的合子。减数分裂确保了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使物种在遗传上具有了相对稳定性。 蝗虫染色体数目较少(雄性2n=23,XO;雌性2n=24,XX),且染色体较大,双线期和终变期交叉十分明显(用植物材料则不易看到这个结构)。自然界中蝗虫分布较广,可以用于分析染色体交叉的结构、分布和频率等优势[1], 因此被广泛用于减数分裂过程的观察。 在蝗虫的曲细精管内,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着不同发育时期的生殖细胞,在这次实验中,通过对蝗虫精巢中的曲细精管进行染色(染液是改良苯酚品红)、制片和镜检,我们观察到了蝗虫减数分裂时期的动态过程和各时期分裂相的特点。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固定的蝗虫精巢,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眼科镊; 染液:改良苯酚品红。 2.2 实验方法 2.2.1 取材 根据个体大小和蝗虫腹部末端的下生殖板,选取若干只雄蝗虫,用剪刀剪去双翅,在翅基部的后方(相当于腹部背侧前段),用解剖剪将其体壁剪开,剪刀上方两侧各有一块黄色的团块,即是一对精巢。将精巢放入0.7%的生理盐水中,剔去脂肪,可看到精巢中有许多排列在一起的曲细精管。 2.2.2 固定 固定的目的是采用渗透力强的固定液将组织、细胞迅速杀死,使蛋白质沉淀,并尽量保持原有状态,有利于后续的解离、染色等。 固定液比较常用、有效的是Carnoy固定液:CarnoyⅠ:冰醋酸:乙醇=1:3(应用最为广泛);CarnoyⅡ:冰醋酸:氯仿:乙醇=1:3:6(含油脂类较多的材料以及需要更加硬化的组织的固定)。 将除去脂肪的精巢投入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固定时间一般不超过24h,待黄色组织块变白即可(若尚未变白还可继续固定适当时间)之后将固定好的材料转入70%的酒精溶液,置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2.2.3 染液制备 2.2.4 制片及镜检 挑取3—4条较粗的曲细精管置于载玻片上,用解剖针轻轻将小管撕破,挤出其中的细胞。滴加1-2滴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约6—10min。将染色后的材料盖上盖玻片,左手压紧盖玻片一角固定,用大拇指压盖玻片中心,用吸水纸将多余的染液吸干。再用解剖针轻轻敲盖玻片表面,使标本分散开来。将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 3.1 实验结果图 图一 蝗虫减数分裂时期各个时期分裂相(部分) A 刚成为次级精母细胞 B 细线期 C 偶线期 D 粗线期 E 双线期 F 终变期 G 终变期向中期转变 H 中期I(极面观) I 中期II J 后期II K 枣核形精细胞 L 梭形精细胞 3.2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观察的结果看,大部分时期的细胞都能观察到,分裂期中处于前期I的细胞最多,其他时期的相对较少,而且由于染色较浅,有些难以辨别。 前期I: A 次级精母细胞:细胞整个形状十分明显,染色质尚未明显高度螺旋化,细胞正变成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即将进入细线期。 B 细线期:染色质凝缩成可见的细线,螺旋卷曲分散在细胞核内,沿着整条染色线分布着许多染色粒,形似念珠,细线团中有一深染色块。 C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彼此靠近,发生联会。形态上,染色体明显比细线期的粗,但染色体组中每一个成员并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