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章--制图综合Q.ppt
第十二章 制图综合 《地图学》 第十二章 制 图 综 合 §12.1 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 §12.2 制图综合的方法 三、景观条件 五、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是指制图资料对制图综合的影响。 3.地图载负量的分级 不同地区应具有相应的载负量,所以研究载负量的分级,目的是确定载负量能够辨认出的最小差别。 Qn=Qn-1/ρi 式中:Qn——第n级密度区的面积载负量,n=1,2,3,…; Qn-1——第n-1级密度区的面积载负量,当n=1时,可认为是最密区的载负量,也就是Q0 ,即极限载负量; ρi——辨认系数,它是一个变数,在1.2~1.5之间变化,ρi的值就越大,Qn的值越小。 第十二章 结 束 (2)各种道路的选取 ①铁路的选取 我国铁路网密度极小,可以表示出全部的营运铁路网。 ②公路的选取 公路的选取较为复杂,在我国大中比例尺地图上,普通公路基本上可以表示出来。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公路会大量地被舍去,重点选取各省之间重要城市的公路。 ③其他道路的选取 其他道路是舍弃的主要对象。它们的选取旨在反映地区道路网的特征,补充道路网的密度。 ④道路附属物的选取 包括火车站、桥梁、渡口、隧道、涵洞、里程碑等。 3.道路的形状概括 ①删除道路上小于尺度标准的小弯曲,但要注意保持各路段的弯曲对比。 ②夸大具有特征意义的小弯曲。 ③对于山区“之”字形弯曲的公路,可采用共线或局部缩小符号的方法做特殊处理。 4.管线运输 (1)管线的分类 管线运输是陆地交通的组成部分,它包括: ①输送油、气、水、煤的管道; ②输送电能的高压输电线路; ③输送信号的通信线路等。 (2)管线的表示 ①应准确反映管线的起止点和走向,并注明其输送的物质种类和输送能力。 ②电信线路绘至居民地边时可中断,距道路3mm以内的可不表示,其分岔处应绘其符号。 (二)水上交通 水上交通:包括内河航线和海上航线。 1.内河航线:只在城市图上完整绘出,地形图上只表示通航起讫点,并分出定期通航的河段,还应表示出相应的码头设施、可以通行的水利设施及允许通过的吨位。 2.海洋航线:又分近海航线和远洋航线。 ①近海航线:沿大陆边缘用弧线绘出,但应避开岛屿和礁群。 ②远洋航线:按两点间的大圆航线方向描绘,注出起止点和里程,还应绘出港口和码头。 (三)空中航线 我国地图上不表示任何的空中航行标志。 四、地貌的制图综合 地貌形态是内力和外力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 构造地貌: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如褶皱、断裂、凹陷、火山等。 雕塑地貌:附加在构造形态上的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如流水、风化、风力、冰蚀、溶蚀等形成的形态。 表示方法:等高线法、分层设色法和晕渲法。 (一)地形图上的等高距 等高距:是指等高线间的高程差。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地貌表示的详细程度,它的选择是地图设计的重要任务。 固定等高距 变距等高距 等高距分固定等高距和变距等高距两种,前者常用于大中比例尺地形图,后者常用于小比例尺地图。 1.地形图上的等高距 等高距与地面倾斜角间的关系表示为: 式中:h ——以m为单位的地貌等高距; α ——地面倾斜角; a ——以mm为单位的等高线间隔; M——地图比例尺分母。 一般规定等高线的最小间隔为0.2mm。那么,在地图比例尺确定的条件下,等高距的大小由地面倾斜角确定。 2.选用等高线的原则 ①每一种比例尺地图只能有一种或两种等高距。 ②同一幅地图上只能采用一种等高距, ③不同比例尺地图之间,等高距应保持简单的倍数关系。 ④对于1:100万地图,由于地貌类型多样,使用单一的等高距不利于反映地面的特征,所以采用变距等高距。 ⑤在变距等高距的地图上,补充等高线的符号同基本等高线一致,且一旦使用,整幅图全部绘出。 ⑥在大中比例尺的地形图上,补充等高线和辅助等高线同基本等高线不同,只需在基本等高线不能反映的局部地段选用。 (二)地貌等高线的形状化简 1.形状化简的基本原则 (1)以正向形态为主的地貌,扩大正向形态,减少负向形态。化简时,采用“删除谷地、合并山脊”的方法,使山脊形态逐渐完整起来。 (2)以负向形态为主的地貌,扩大负向形态,减少正向形态。化简时,采用“删除小山脊,扩大谷地”的方法,使山谷形态逐渐完整起来。如:喀斯特地貌、冰川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矿山地质学-第四章矿床基本知识.ppt
- 矿山地质学讲义第一讲 1.ppt
- 矿山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几点体会.ppt
-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2.ppt
- 矿山地质第一章-地球.ppt
- 矿山地质第三章-地下水.ppt
- 矿山地质课件3.ppt
- 矿山工程地质学.ppt
- 矿山测量 1.ppt
- 矿山测量---第一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ppt
- T_ZFDSA 03—2023_粉剂类保健用品生产技术规范.pdf
- T_ZGKSL 009-2023_重组胶原蛋白促人源细胞胶原蛋白分泌测定方法.pdf
- T_CSEIA 1007—2023_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流通规范.pdf
- T_PJDZ 0046—2023_盐粳219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
- T_ESSE 003—2023_利川红_团体标准.pdf
- T_IMOIA 004—2023_燕麦素_团体标准.pdf
- T_BSRS 103—2023_低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容器——玄武岩复合材料箱.pdf
- T_ESSE 001—2023_利川红生产技术规程.pdf
- T_CCTASH 001-2021_散货机械抓斗的大修与报废条件.pdf
- T_GJSH 000029—2023_快递包装循环共用网络规划建设指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