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测量--地形图测绘.pp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鞍部 4) 陡崖、绝壁、悬崖 等高线的特性 ①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同; ②等高线是一条闭合曲线,不能中断,如果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则必定跨越邻幅或许多幅图后闭合; ③等高线只有在绝壁或悬崖才会重合或相交; ④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转变方向,因此,山脊线和山谷线应与转变方向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 ⑤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间隔应是相同的。因此,等高线平距大(等高线疏),表示地面坡度小(地形平坦);等高线平距小(等高线密),表示地面坡度大(地形陡峻) 。 3、注记符号 作用:对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的补充说明。 表示方法:文字、数字、特殊线段等。 地形图测绘的过程 大比例尺测图的计划设计; 地形控制测量; 地形测图的准备工作; 碎部点的测定; 图边测图及图的拼接; 地形图的检查; 地形图的整饰。 7.2 常规测图方法 第1步:大比例尺测图的计划设计 了解任务概述、测区情况,收集已有资料 技术方案的设计 组织计划 仪器配备 安全措施 第2步:地形控制测量:图根控制 意义:确定图根控制点的坐标 方法:导线测量 仪器:经纬仪 步骤:选点——埋石——观测——计算 要求: 1 1/2000 120m 1.0km 水平角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 导线相对闭合差 平均边长 导线长度 第3步:地形测图的准备工作 图纸的准备:聚酯薄膜 裱糊图板 绘制坐标格网(一般已有) 展绘控制点 对角线法绘制坐标方格网、控制点坐标展绘 A O 750 500 1000 1250 750 1250 550 600 650 700 1050 1100 1150 1200 绘制坐标方格网 控制点坐标展绘 点A: x=1124.89 ; y= 538.67 ;H=76.4 第4步:碎部点的测定 野外测图的内容 以图根控制点为测站,测绘所选的碎部点,将碎部点展绘到图纸上,并勾绘出地物和地貌的形状,即得地形图。 极坐标法 直角坐标法 角度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 碎部测量基本方法 B A a b i 上丝读数 中丝读数 下丝读数 竖直角 水平角 经纬仪测绘法 一个测站的测绘工作 在测站上安置仪器,对中、整平、定好零方向,量取仪器高 用视距法测量测站附近的地物,地貌的特征点(即所选取得碎部点),并计算出测站至各个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及碎部点的高程 用极坐标法将碎部点展绘到图纸上,紧接着勾绘地物和地貌 b 3 1 2 a 测量中的人员分配 观测员——读数时注意记录者和绘图者是否听清楚,要随时把地面情况和图面点位联系起来,观测碎部点的精度要得当; 立尺员——选点要有计划,点子分布均匀,尽量一点多用,必要时勾绘碎部草图,供绘图者参考 记录、计算员——(两人或一人)记录应正确、工整、清楚。重要地物备注说明,碎部点水平距离和高程均计算到厘米,注意高差的正负号。 绘图员——随时保持图面的整洁,抓紧在野外对照实地地形勾绘整理。边测、边绘、边勾等高线;随时将图上与实地对照检查(距离、高程、方位) 碎部点选择:地物、地貌特征点 ①应选择能反映地物形状的特征点。如房角、道路交叉点、转折点等。 ②地貌选择在山顶、鞍部、地性线坡度变化的点、山脚线等控制地貌形状的特征点。 ③为如实反映地面情况,即使变化不大的地方,每隔一定的距离也应该立尺测取碎部点。 ④碎部点测量前,观测员与跑尺员应该先在测站上研究需要立尺的位置和跑尺方案。 地物的测绘 将地物的形状特征点测定下来。如地物的转折点、交叉点,曲线的弯曲变换点,独立地物的中心点 地貌的测绘 确定地貌的特征点,即山顶、鞍部、山脊、山谷的地形变换点,山坡的倾斜变换点,山脚的地形变换点等等 等高线勾绘 先勾地性线(连接地貌特征点),再内插等高线。 原理:比例内插法 (1)相邻两点的坡度视为均匀坡度。 (2)等高线之间的平距与高差成正比。 等高线勾绘 先勾地性线(连接地貌特征点),再内插等高线。 原理:比例内插法 (1)相邻两点的坡度视为均匀坡度。 (2)等高线之间的平距与高差成正比。 方法:计算法、目估法、图解法 步骤:定有无、定条数、定两端、平分中间 图上: 48mm / 6.4m = 7.5mm / m 首点:(22-21.2)×7.5mm = 6.0mm 尾点:(27.6-27)×7.5mm = 4.5mm 平分: 22、23、24、25、26、27 21.2A 27.6B 2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土木工程测量第六章1.ppt
- 地学遥感第一章--绪论.ppt
- 地理③必修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件 1.ppt
- 地理中图版必修三遥感技术的应用共42张-1.ppt
- 地理信息技术 4.ppt
- 地理信息技术 5.ppt
-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作用.ppt
-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6.ppt
-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7.ppt
-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的应用.ppt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必考试题库带解析【必背】.docx
- 2025年四川省适应性考试临考预测试题+答案.docx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必考试题库带解析【B卷】.docx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必考试题库带解析word版.docx
- 2025年压力性损伤管理与预防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必考试题库带解析【word】.docx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必考试题库带解析【全国通用】.docx
- 2025年压力管道检验员资格考试试卷(安全知识).docx
- 2025年卫生检验技术师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必考试题库带解析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