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子赏析 朱天兮
《孟子·滕文公下》片段赏析
朱天兮
原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一段文章中,我们最熟悉的话莫过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但我想从头说起,说说这一则对话背后的故事。在这次学习孟子之前,我就听说过这则的第一句话。“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熄。”这句话令我很是震撼,谁能有这么大的本事?于是我简单查了查,发现这句话并不是说儒家的,而是说纵横家的。那么我想从纵横家说起。
纵横家,《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后因称凭辩才进行政治活动者为“纵横家”。纵横即合纵连横。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第划谋多以国家政治需要出发。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公孙衍、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中记载“ 张仪者, 魏人,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汉应劭《风俗通》“鬼谷先生, 六国时纵横家知大局,善揣摩,通辩辞,会机变,全智勇,长谋略,能决断。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他们游说开合有度、纵横自如。没有不可以去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不会成功的事情。 (百度百科“纵横家”词条中摘选)
我们最熟知的纵横家代表人物就是苏秦和张仪了,他们的“合纵连横”就是纵横家名字的缘由。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中记载“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却死于公元前310年,苏比张迟死26年。当张仪在秦国为相时,苏秦是个年轻的游说者,根本没有和张仪打过交道。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张仪的对手是公孙衍,公孙衍才是合纵说的倡始者。(*原引百度百科“合纵连横”词条)另一位人物公孙衍,公孙衍为魏国阴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外交家 军事家,和张仪是对手。公孙衍历仕秦国、魏国、韩国。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诸国合纵抗秦。这里,我也暂且认为公孙衍与张仪是合纵连横的对手。
说到这两个人,他们一个合纵一个连横,游说七国。难怪景春评价他们“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熄。”他认为像公孙衍、张仪这样的人当然是大丈夫。那么孟子是怎么说的呢?这则对话很重要,第一点在于孟子对大丈夫的理解,也是我们后来记住这篇的主要原因;另一点就是孟子的话也体现出他对于纵横家的态度。
孟子直截了当的说“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他认为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接着他摆明了自己的观点,并用他一贯的类比手法来论述什么是大丈夫。“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男子加冠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到了家一定要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孟子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他是用这种方法含蓄而幽默,但有严厉而讽刺地批评了公孙衍、张仪。他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当然谈不上大丈夫。
孟子这句话就表明了他对纵横家的看法,可以说是很不好的。纵横家游说国君,纵横捭阖,靠的是一条三寸不烂之舌。而孟子对这样的人是嗤之以鼻的,按照他的逻辑,“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熄。”反而成了嘲讽。
那么孟子严厉批评了纵横家后,景春说的另一个话题“大丈夫”他又该如何回答呢?孟子很认真的讲了自己对大丈夫的看法以及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这样的观点也在《孟子其他章节中有体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这句话是十分经典的一句话,也是后世许多知识分子对自身的行为准则,以天下为己任,不顺就独善其身。可见,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是胸怀天下,最正大光明的。富贵不能使他迷乱,贫贱不能使他改变志向,武力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的人才叫做大丈夫!
孟子的这一席话留给了后世人们很深的影响,我觉得从某种角度看,孟子的这一番言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的价值观。他认为公孙衍、张仪这类人靠口舌升至高位的人是不仁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