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4走向滑动断层.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4走向滑动断层

第一节 走向滑动断层的基木结构一、走向滑动断层的基本特点 走滑断层常具以下特点:①走滑断裂带包括一系列与主断裂带相平行或以微小角度相交的次级断层,单条断层延伸一般不远,各级断层分叉交织,常构成发辫式;②常伴生有雁列式褶皱、断裂及断块隆起和断陷盆地等构造; ③断层两侧地层-岩相带呈递进式依次错移,时代愈老,移距愈大; ④断层带常呈直线延伸,甚至穿过起伏很大的地形仍保持直线性,在航空照片、卫星照片上显示良好的直线性。二、左阶式和右阶式 在雁列式走滑断层系中,除根据两盘相对错动分为左行和右行外,还根据雁列断层的相互排列和部分叠置的关系,分为左阶式和右阶式。左阶式是指各次级断层顺走向依次向左错列;右阶式则指各次级断层依次向右错列(图14-1)。两条雁列断层之间的叠复部位称为重叠,相互垂距称为间隔 (图14-2)。图14-1 左阶式和右阶式走滑断层系及其控制的拉伸带和挤压带图示A 左行左阶;B 左行右阶;C 右行左阶;D右行右阶;细点区为拉伸带;交叉线区为挤压带第二节 走向滑动断层的应力状态 走向滑动断裂带是在单剪应力状态下形成和发育的,在剪切带内部的不同方位和区间则具有特定的次级应力-应变特点和相关构造。一、剪切断裂带的应力状态 在剪切作用下于断裂中可形成两组里德尔剪裂(R和R’)及张裂(T),继之可形成压剪性断裂 (P)。里德尔剪裂 (R)与主走滑断层约成15°(内摩擦角的一半)相交,两者滑向一致(图14-3)。压剪性断裂(P)与主走滑断层的交角小于17°,与里德尔剪裂R倾向相反,但滑向一致。由于压剪性断裂 (P)与两组里德尔断裂 (R、R’)的连接和贯通,常常将断裂带切割成一系列菱形或近菱形块体;断层的弯曲也易切割成菱形块体。因此,由菱形结块与环绕结块的剪切面带往往构成发辫式构造或隆、拗断块间列交织的海啄式构造。 二·走滑断裂带的弯曲部和端部的应力状态 在平直剪切带的终端,主断裂往往分叉为一套马尾丝状次级断裂,在一般滑动指向的终端,形成压性断裂扇;在滑动指向的另一端形成张性断裂扇(图14-4)。从而使整个剪切带分成四个应力状态象限 (图14-5)。 拖尾张性叠瓦扇前导张性叠瓦扇张性双重构造拖尾压性叠瓦扇前导压性叠瓦扇压性双重构造图14-4 理想的右行走滑系平面图(据Woodcock Fischer,1986) 走滑断层在走向上并非总是平直延伸的,往往发生弯曲。这种弯曲主要是在各初始平直段雁列式断裂控制下形成的,弯曲部位的应力状态也受走滑的左、右行与平直段的左、右阶的组合关系所控制。因此可形成四种弯曲和相应的四种应力应变场:左行剪切带的左向弯曲部和右行剪切带的右向弯曲部,引起拉伸和断陷;右行剪切带的左向弯曲部和左行剪切带的右向弯曲部,引起挤压和断隆。如图14-6A,在右行走滑和直线段的右阶状态下,弯曲部位处于拉伸状态;如图14-6B,弯曲部位处于挤压状态。三、两条交切走滑断层引起的应力状态 如果两条走滑断层以小角度交切且滑向相反,会出现两种情况:①当两条走滑断层一致滑向楔尖而引起挤压隆升; ② 当两条走滑断层一致背离楔尖滑动,则引起拉伸断陷(图14-7)。BUAU 挤压上升D 拉伸下降DDDUU图14-7 两条滑向相反的交切走滑断层引起的挤压和拉伸(据Moody,1956) 如果两条交切走滑断层滑向相同,聚敛引起挤压,离散引起拉伸(图14-8)。四、离散性走向滑动和聚敛性走向滑动 受剪切作用控制下的走滑断层,往往叠加有拉张作用和挤压作用,其产出应力场则具双重力学性质。甚至同一走滑断层带的不同部位在以剪切为主中,又具有拉张或挤压,表现为张剪性或压剪性,即剪切拉张和剪切挤压。张剪性走滑为离散性走向滑动断层,压剪性走滑为收敛性走向滑动断层。相应形成张剪性和压剪性两类构造。第三节 走向滑动断层控制下形成的构造 在走滑断层作用中,往往形成一些特征性构造。这些构造,如拉分盆地和花状构造,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一、拉分盆地(Pull-apart basin) 是走滑断层系中拉伸形成的断陷盆地。它是伯希菲尔 (B.C.Burchfiel)1966)研究圣安德列斯走滑断层控制的死谷盆地时首次提出的。此后在研究圣安德列斯断层和亚喀巴湾-死海裂谷系中,对拉分盆地有了更深人的了解。初步建立了相应模式 (图14-9)。80年代以来邓起东等对我国西部地区的拉分盆地进行了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活动构造 活动构造是指晚更新世(10-12万年)以来一直在活动,现在还在活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可能发生活动的各种构造,包括活动断裂、活动盆地、活动褶皱、活动火山及被它们所围限的地壳和岩石圈块体。活动构造研究的意义1、活动构造反映现代构造活动,人们通过最新构造变形和最新地貌变化来研究它,活动构造对研究现代地球动力学十分重要 ;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