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对联和高中语文教学
中国传统对联和高中语文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籍、博大精深的学问、光辉璀璨的思想。如何继承和发扬其中有价值的民族文化遗产,并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教学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学生的人格魅力,是我们在教学中长期以来一直在思索和探求的问题。
对联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对联知识虽然在教科书中没有系统讲解甚至没做重点要求,但是对联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今天的我们应该予以继承和发扬。更重要的是,对联里面蕴含的传统的人文观念、历史价值、思想意识和写作手段直接指向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对联的鉴赏与写作中可以显见出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下。
一、中国传统的对联教学
对联,在古代也称之为属对。其历史悠久,从正史上可以追溯到晋代。然而,将属对纳入语文教学,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的时间则要滞后得多。留存至今的北宋仁宗至和元制定的《京兆府小学规》对小学课程的安排有具体规定,在三个学业等第中,其中第二等的日课程安排为:念书约一百字,学书十行,吟诗一绝,对属一联,念赋二韵,记故事一件。 可见属对作为一门课程出现的时间是在在宋代。属对作为教学手段,最初大概的目的是学做骈文和学作近体诗,发展到后来,属对成了特别是到了明清,无论公学还是私塾,都把对课作为启蒙之后一种必修课。学堂多采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蒙学读物,有的还附有李渔(笠翁)的韵对,以便学生最初属对的学习。那时的学堂,学生入学,先学识字而后学习对对子,从一字练起,一直练到七、九、十一言为止。这种严格而扎实的属对训练,不仅使学生从小就受到语言能力的训练,而且达到文化传统熏陶的目的。
民国年间,虽然新式小学渐渐取代了私塾,但是对课并没有完全消失。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就曾写道:“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给我读的书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加上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直至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极有魅力的语文教学活动才逐渐消失。
二、对联在现代语文教学的功能
属对为什么在历代受如此的重视呢?元初学者程端礼在《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中将属对的作用归纳为配合“习字演文”、了解字的“虚实死活”、掌握阴阳上去四声,但笔者认为属对的作用不单单是这几点所能囊括的,其重要的作用,正如国学大师陈寅恪在《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一文中说道:“其形式简单而涵义丰富,又与华夏民族语言文学之特性有密切关系”“所对不逾十字,已能表现中国语文特性之多方面。”他从四个方面对“对对子”予以说明:“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知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对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 然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事实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综合了各类知识载体的属对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备受冷落一一语文教材不选对联,语文教师不讲对联,写作课更与对联写作无关。
属对虽然丧失了其作为功利化的目的,即求取功名利禄的一种手段,但是它依然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鉴赏它、传承它。本着这种思想,笔者将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找到对联与现代语文教学的契合点:
(一)挖掘对联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
如果说诗词曲赋是浩瀚的文学艺术的海洋中的万顷烟波,那么对联则是朵朵绚丽的浪花。在语言的长河中,对联和诗歌如同连理枝、并蒂莲、比翼鸟一样博得人们的喜爱。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尺幅虽小,却有着无穷大的容量,往往可以获得以一寓万、以少胜多的奇特艺术魅力,蕴含了巨大的文化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国民的心魂。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才子佳人都以对对联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因此,对联作为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不仅在中国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化的艺术殿堂上,也放射着奇光异彩。
(二)对联对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格素质培养的价值
新课程标准强调更多的是通过语文的人文性来对学生语文素养进行培养,而对联这一文化形式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这些丰富的知识,不仅仅表现在遣词造句、修辞方法和逻辑方法等方面的一些文字技巧上的,更多的是内在的、隐性的,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如风景园林的对联,多表达的是作者自然之爱、退隐之闲适;名人对联,多表达的是作者的个人情趣、高尚情操,或是对某位名家一生的概括与评价;励志修身对联,则旨在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使人们受到警策或自励, 从而学会为人处世的艺术,提高人生的志趣和价值。所以,通过对联的学习与赏析,一方面可以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人格素养的养成。
(三)对联对学生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学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个人用户上网安全保护技巧和措施.doc
- 个人电脑和游戏应用激光鼠标介绍.doc
- 个人理财金融产品创新激励机制设计和实施.doc
- 个人电脑常见安全问题分析和对策.doc
- 个人知识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之浅析.doc
- 个人经验和历史视点.doc
- 个人破产法和破产管理人制度探析.doc
- 个人计算机数据库安全问题和防护探讨.doc
- 个人计算机网络安全和防范对策.doc
- 个人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和研究.doc
- 大学生物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公平评价:指标权重动态调整的优化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美术手工与数学几何在跨学科教学中的创意设计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流程与标准.docx
- 中国传媒大学2024-2025学年《病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附参考答案.docx
- 《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与成本控制中的冷链物流配送冷链物流配送信息化建设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护肤类目测试题及答案.doc
- 中国地质大学2024-2025学年《病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附参考答案.docx
- 基于比较阅读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与常见错误类型及对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