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解释原理和方法如何得到公众认同.docVIP

刑法解释原理和方法如何得到公众认同.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刑法解释原理和方法如何得到公众认同

刑法解释原理和方法如何得到公众认同   关键词:刑法解释 实质解释论 形式解释论 公众认同   一、刑法解释的原因   解释一词作为不同性质的学科分类有不同的含义。在汉语词语中的含义如下:一是分析说明,分析阐明;二是说明含义、原因、理由。作为哲学名词其概念如下: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事物发展的规律。在心里学名词范畴中:是个体心里咨询技术之最影响性技术之一,即运用某一种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实质等,活对某些抽象复杂的心理现象、过程等进行解释。   而刑法在适用的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情况,遇到新问题,如何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刑法解释就显至关重要。 关于刑法解释的问题,在经过无数次激烈争论之后,学界和实务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只有通过解释,刑法才能阐发其真实的意蕴,才能应对社会之无穷变化,才能在司法过程中与个案结合起来而实现其目的。   (一)成文法并非万能法。社会生活具有多样性,成文法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概括和提炼,其权威性决定了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和概括性等特点,进而决定成文法与社会生活之间永远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和张力,换言之成文法对社会生活的涵摄性永远是有限的,因而成文法对社会生活而言并非万能。   (二)语言自身局限性。词语的多义性,如刑法第20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其中对于行凶如何理解?故意杀人、故意重伤他人当然属于行凶,那么一般性的伤人行为,如打人耳光、踢人几脚是否属于行凶。本款中的行凶是否包含一般性的伤害?这就需要解释。如此相同,刑法中另一词暴力,将人杀死或重伤属于暴力,一般性的侵害也是暴力,甚至轻微殴打也算暴力。例如:抢劫罪中要求的暴力,可以包括杀人;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中的暴力就不包括杀死,而妨害公务中的暴力限于轻伤,连重伤都不包括。像上述情况,需要通过解释明确其内涵。   (三)具体的适用。 裁判中的刑法规范,不仅是一个规范问题,也是一个事实问题,罪刑法定原则领域下刑法规范的具体与明确,从规范层面上讲应该是存在的,但当法条规定遭遇案件事实,当考虑某一法条是否适用于解决某一特定案例时,规范文字本身的疑义也就产生了。这归结于文字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它的可能意义在一定的波段宽度之间摇摆不定,无论词汇多么详尽完善,但现实中始终有一些为语言分类所无能为力的细微差异与不规则情形。刑法解释必要性还有其他方面,但以上方面尤为重要。   二、刑法解释立场学说之争。   关于刑法解释的立场,近年针对刑法构成要件的解释,存在以张明楷教授为代表的实质解释论①和陈兴良教授为代表的形式解释论②之争。在解释论意义上,我国学者阐述了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的含义,指出:形式解释论主张忠诚于罪状的核心意义,有时候甚至仅仅是自己熟悉的法条的含义。实质解释论主张以犯罪本质为指导,来解释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对于实质上值得科处刑罚但又缺乏形式规定的行为,实质解释论主张在不违反民主主义与预测可能性的前提下,对刑法作扩张解释。当刑法条文可能包含了不值得科处刑罚的时候,通过实质解释论,将单纯符合刑法文字但实质上不值得刑罚处罚的行为排除在犯罪之外。以上论述明确地提出了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的对峙。   在尊师重教的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师承关系往往对中国学者个体的学术观点有深远的影响力。当前,受张明楷教授提倡的实质解释论立场的影响,明确主张或者坚持实质解释论的学者群的主体,主要是一些与张明楷教授有一定师承关系或有原中南政法学院学术背景的中青年学者,如刘艳红、李立众、吴学斌、程红、苏彩霞等人。而明确主张形式的犯罪概念、形式的罪刑法定原则、提出形式解释概念,坚持形式刑法观的主要是以北京大学陈兴良教授为代表的极少数学者,如梁根林教授、邓子滨研究员等。且不论所谓派别、体系之争,学派之生成,就刑法解释而言,如何促进刑法解释的进步,更符合社会实际之需要,为广大群众所认同,笔者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   三、以案例说刑法解释。   (一)2005年,34岁的家庭主妇李女士在家中用视频与多人一起进行裸聊时,被警方抓获。李女士在2005年七、八月份,在家中通过视频网络聊天室,与多人共同进行裸聊淫乱活动。据其交待,她进行裸聊主要是寻求刺激。起初,检察机关以聚众淫乱罪将她提起公诉,但经反复研究后撤回了起诉。而浙江龙游县法院判决的网络裸聊案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为由,一审判处裸聊者方某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5000元。据报道,龙游县检察院对裸聊案究竟以何种罪名起诉,曾有过不同的认定意见:一认为应当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二认为应当构成聚众淫乱罪;三认为应当构成传播淫秽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