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年金安区稻曲病发生原因分析和防治技术
2007年金安区稻曲病发生原因分析和防治技术
摘要 阐述了2007年稻曲病发生情况及其特点,分析了发生原因,主要是菌源广泛、天气异常、品种抗病性差、肥水管理不当、药剂防治效果不佳且忽视预防,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防治技术,以指导稻曲病的防治工作。
关键词 稻曲病;发生原因;防治技术;安徽六安;2007年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5-0106-01
稻曲病[ustilaginoidea virens(covke)Tak]又称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和青粉病,是水稻后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世界水稻主产区有广泛分布,印度、日本及中国发病最重,我国南北水稻区均有发生。近年来,由于受气候、栽培等因素的影响,我区稻曲病发生十分普遍,部分新推广品种,特别是优质杂交稻品种表现明显,减产严重。由于稻曲病病粒明显,产量损失大,加上该病菌对稻谷污染严重,人、畜食后影???健康,因此在农村造成一定恐慌,影响较大,近年来在我区中稻生产上危害,尤其给部分地方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全区中稻面积4万公顷,稻曲病发生面积9 700hm2,发生程度一般为2~3级,严重的为4~5级,减产达300~750kg/hm2,减产率4%左右。为了更好地掌握其发生特点,充分利用其发生规律,及时地选用高效对路药剂,有效控制稻曲病发生与危害,我们对全区稻曲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稻曲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现将有关稻曲病的发生特点及其有效防治技术整理如下,供广大农户和基层农技人员指导防治时参考。
1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厚垣孢子在被害的谷粒内及健谷颖壳上越冬。在气温24~32℃时发育良好,以26~28℃时为最适温,34℃以上不能生长。7~8月间开始抽生子座,上生子囊壳,子囊孢子逐渐成熟;病菌孢子随气流传播散落于稻株叶片上,主要随水稻破口时由穗而侵入花器及幼颖,造成谷粒发病。病粒发生以穗的中部为主,上下部次之。发病主要取决于水稻生育期时的气候条件,在抽穗扬花时遇多雨、低温,特别是连阴雨时发生重。品种间在自然条件下抗感反应差异显著,抽穗晚的品种有大发生的趋势,偏施或重施氮肥以及穗肥用量过多均会加重病害发生,当年发病重的田块,由于田间带菌量大,有可能翌年发病重。
2病状和诊断
个别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逐渐增大,使内外颖稍张开,露出淡黄绿色块状物(即孢子座),后渐膨大,包裹全颖(比穗数大3~4倍),呈黑绿色,以后龟裂,散出墨绿色粉末,即厚垣孢子。一般病穗在水稻齐穗后4~5d可始见,8~10d后为发病高峰,高峰期病穗数占总病穗45%以上,全部病穗在齐穗后15d出现,病穗发生持续10d左右。
3近年来金安区稻曲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3.1菌源广泛
近年随中稻面积增加,一般年份发病面积在4万公顷左右,一般病穗率1%~5%,病指0.1~0.2,为2007年的发病重提供了广泛的菌源。
3.2抽穗扬花期遇异常天气,对病菌侵入十分有利
据2007年的气象资料数据表明:中稻田孕穗至抽穗期的8月份月平气温27.7℃,比历年低0.3℃,月极端最低气温21.2℃,8月10~21日日平均气温低于25.5℃,最低日均气温21.9℃;月降雨量176.1mm,比历年多1成以上,月雨日达12d。低温、高湿、寡日照与抽穗扬花期吻合,因而导致病害流行。据对发病最重的红莲优6号播种期迟、早田的发病情况调查对比发现:在4月30日前播种的,其破口至齐穗期为8月1~7日,这一时段雨日少、雨量小,发病稍轻,平均病穗率12.7%,病指5.6,最高病指15.5;5月1日后播种的,其破口齐穗期为8月10日后,恰遇8月11~17日的集中低温雨日,发病严重,平均病穗率26.2%,病指18.3。
3.3部分品种抗病性差是导致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区主要推广的红莲优6号、粤优938、两优培九及两优6326等杂交稻品种极易感病,遇适宜发病天气常暴发成灾。在调查中我们对品种之间的发病程度也进行了比较,红莲优6号、粤优938发病程度相当,而两优培九、两优6326等品种发病稍轻,相比平均病穗率低15%~25%,病指低5~20。由此可见,品种之间对稻曲病的抗性差异较大。
3.4肥水管理也是稻曲病发病轻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大肥大水管理的田块,禾苗生长嫩绿,发病十分严重,而肥力水平中等或偏低的田块,禾苗生长健壮,发病较轻。据我区植保站对部分田调查显示,因肥力水平低,禾苗生长稳健,发病极轻。
3.5药剂防治效果不佳与农民忽视预防相叠加使病害发生猖獗
稻曲病前期无症状表现,一旦发病喷药很难见效,目前还找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2023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单元综合训练+专项训练+期中期未测试合集(含答案)【可编辑可打印】.docx VIP
- 2025年高考全国二卷数学真题(解析版).docx
- WIPO-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排名(英译中)-WIPO-2025.pdf VIP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docx VIP
- 一种桥臂复用Buck-Boost LLC变换器的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pdf VIP
- 人流健康宣教课件.pptx VIP
- 第一单元习作:我的乐园(范文点评)-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作文能力提升(统编版).docx VIP
- 标准图集-12J201 平屋面建筑构造.pdf VIP
- 养老机构运营与管理教学.pptx VIP
- 风力发电经济性与市场分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