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检测试题第三课时物态变化.DOC

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检测试题第三课时物态变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检测试题第三课时物态变化

第三课时物态变化专题 知识点梳理: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性质制成的,使用它时要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 被测液体中,待温度计示数 后再读数,读数时要使玻璃泡 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刻度线 。 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吸热或放热,并各举一例。 ⑤ ? ? 固态 液态 气态 ④ ? ⑥ ? 、 热 ? 、 热 ? 、 热 ④ 、 热 ⑤ 、 热 ⑥ 、 热 3.晶体熔化时要 热,但温度保持 ,这个温度叫做 。而非晶体熔化时要 热,但它的温度不断 。 4.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 ,这个温度叫 ,液体在蒸发温度 ,所以它具有 作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 、 。 5.当温度降低时,气体会发生 现象,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和 。 例一:在野外有一种获取饮用水的方法:用塑料袋大在树叶浓密的嫩枝上,扎紧袋口。经过一段时间,塑料袋的内表面上就会出现一层水珠。这种获取饮用水的方法主要利用了水的 和 现象。 例二: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该物质为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 D.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 例三:夏天,小明买了一支冰棒,他有以下发现:(1)从冰柜里拿出的冰棒上粘着许多“白花花的粉”;(2)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会冒出“白气”;(3)把冰棒放进玻璃杯.不一会儿.玻璃杯的外壁就出了“汗”;(4)再过一会儿,冰棒变成了“水”.以上发现中,物态变化名称相同的有 (填序号),这种物态变化名称叫做 .小明还发现虽然冰棒很凉,但拿冰棒棍的手没有这样的感觉,原来冰棒棍是用木材制成的,这表明木材具有较差的 性.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熔化形成 C.秋天,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 D.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固形成的 2. 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食物,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中心的圆盘中,白糖立刻就变成糖水,不断旋转的圆盘又将糖水从四周甩出去,由于四周温度低,就可以看到一丝丝的糖,用小棍将它绕好,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了.整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熔化、凝华 B.熔化、液化 C.汽化、凝固 D.熔化、凝固 3. 热现象在高淳县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A.早晨固城湖河面上冰的消融 B.初夏红太阳广场上雾的形成 C.深秋宝塔公园里草木上露的形成 D.寒冬老街屋瓦上霜的形成 4. 下面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 A.水缸中的水液化形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缸中的水凝固形成的 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6.南极气温常低于-20℃,至少半年无阳光.根据科学研究,南极冰山不断缩小,连终年不见阳光的冰川也慢慢变少.这是 ( ) A.汽化现象 B.升华现象 C.蒸发现象 D.凝华现象 7.用飞机向云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