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跟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跟发展

了解的基本情况 避难所的类型,由矿井根据自身的特点自主选择,以满足矿工在突发紧急情况下的避险需要为原则 根据所了解的情况,南非煤矿以避难硐室为主 根据有关考察报告,美国目前煤矿井下配备避难所1193台(个)。其中:软体式救生舱1000台(占80%以上);硬体式救生舱123台;避难硐室70个 根据中科院岩土所专家的相关报告,加拿大煤矿采用固定与可移动相结合的方式;可移动式救生舱以硬体为主,软体应用较少;固定硐室与救生舱的比例约为1:5 从中国煤矿进行救生舱等避险设施试点建设的探索看,似乎建议采用“固定+可移动”方式的居多数 对国外紧急避险系统发展的几点认识  建立井下避险设施是各国的法律规定、通行做法、安全生产的客观需求,已经并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从矿井整体安全角度考虑避险设施布局、建设和管理,有整体设计;应对矿井全覆盖,井下所有人员均有避险空间 避险设施类型,应考虑服务区域特点及可能发生灾害类型 避险设施位置,应考虑服务区域特点,灾变时期人员抵达难易程度和所需时间,佩用自救器防护时间,岩体稳定性和支护有效性 避险设施防护时间,36~96h,根据救援所需时间等确定 建立规章、专人管理,始终完好、时刻能用 将安全使用避险设施作为培训和演练重要内容,人皆会用 4.2 国外救生舱的基本特点 具备基本功能,包括气密、隔热、防护、供氧、有害气体 去除、环境监测、通讯指示等,但具体指标不同 防护时间:24~48h,MASH规定96h,但认证尚在进行 舱体强度:未见抗爆、抗冲击具体指标(MASH规定15psi) 电源:美国、澳洲倾向无源(非煤有源);南非用铅酸蓄电池 供氧:南非多用化学氧;美国、澳洲、加拿大多用压缩氧 空调:早期无,随着防护时间和环境适应性要求的提高, 降温系统可能成为必要组件。主要4种方式:电力空 调、蓄冰降温、液态CO2汽化、通风降温 舱内空气流动:具备促进舱内空气流动的相关措施 过渡仓结构:必要要求 安标国家中心 杨大明 博士/研究员 Tel: 010803 Web: Email: ydm601@ Add. 北京市和平里青年沟路5号,100013 2010.09.01 国内外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主要内容 1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作用与功能定位 2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组成与基本类型 3 国外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发展 4 井下救生舱国内外研发基本情况 5 井下救生舱的基本要求与安全标志管理 6 相关意见建议 紧急避险系统是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核心内容 1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作用与功能定位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紧急 避险 压风 自救 供水 施救 通信 联络 监测 监控 人员 定位 紧急避险系统是矿工生命安全保障系统,生命工程 在井下发生突出、火灾、爆炸、水害等突发紧急情况时,在逃生路径被阻和逃生不能的情况下,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幸存)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能为遇险人员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紧急避险系统是突发紧急情况下井下人员无法逃脱时的最后保护方式,为被困矿工提供维持生命环境,使其与救援人员联络获得逃生方式,或等待救护队到达,促进提高获救的成功率 1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作用与功能定位 2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组成与基本类型 基本组成 井 下 紧 急 避 险 系 统 个体防护 临时避难所 固定避难所 自救器、矿灯、通讯设备 救生舱、临时避难硐室等 永久性避难硐室 矿山井下的三级防护体系 固定式 避难硐室 钻孔通风式 自备氧式 可移动式 救生舱 硬体式 软体式 分节组装式 一体式 为硐室开凿直通地表的大直径钻孔 无直通地表的钻孔,自备供氧设施 软体式 组合式 井 下 避 难 所 2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组成与基本类型 避难所的基本类型 提供紧急避险空间,并可通过牵引、吊装等方式实现移动,以适应采掘工作要求 钻孔通风式避难硐室 避难所 备用风机 大直径钻孔 主井进风井筒 井下大巷 地面 两道密闭门 采用两道风门结构,以便形成风障 钻孔直径60~200mm,灾变情况下在地面通过专用压风机向避难硐室压风 设置通讯、警报、急救设施 自备供氧设施(化学氧或压缩氧) 有害气体处理、温湿度控制 检测、通讯、照明、指示、急救,食品 自备氧式避难硐室 在巷道之间建立的避难硐室 在巷道旁侧建立的避难硐室 预留专用煤柱建立的避难硐室 工作面之间建立的避难硐室 避难硐室的 设置方式 硬体式救生舱 用钢材等硬质材料制成 一体式、分节组装式等类型 救生舱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ell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