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巴山区锄足蟾科齿蟾属一新种———南江齿蟾的描述
第 24 卷 第 1 期 动 物 分 类 学 报 Vol . 24 ,No . 1
1 9 9 9 年 1 月 AC TA ZOO TAXON OM ICA SIN ICA J an . , 1 9 9 9
大巴山区锄足蟾科齿蟾属一新种
———南江齿蟾的描述
( )
两栖纲 :无尾 目
费 梁 叶昌媛 李 成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成都 6 1004 1)
摘要 对大巴山区四川南江的一种齿蟾标本作了深入研究 , 认为与我国已知齿蟾属
O reol al ax 物种均不相同,其形态特征与宝兴齿蟾 O . p opei Liu , 1947 相近 , 但又有明显区
( ) (
别 ,南江标本曾在胡淑琴 1966 一文中被归入浦氏短齿蟾 Scutiger p opei Liu 即宝兴齿蟾
O reol al ax p opei) 。现经过详细的形态学比较和数值分类学的典型判别分析研究 。被确定
为新种 , 即命名为南江齿蟾 O reol al ax n a nj i a n gensis sp . nov . 。
关键词 两栖纲 ,无尾 目,锄足蟾科 ,齿蟾属 , 南江齿蟾 ,新种.
中图分类号 Q9595
齿蟾属已知 14 种( 费梁等 , 1990) , 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周缘山区及邻近地区, 系我
国特有属 , 垂直分布多在 1 500~3000 m 之间, 最高可达 3 300 m , 最低的海拔为 700 m
(费梁等 , 1989 ) 。胡淑琴等 ( 1966 ) 曾报道在大 巴山四川南江县采到浦 氏短齿蟾
( Scut i ger p opei L iu) 。本文在研究齿蟾属的种间系统发育关系时, 核查了宝兴齿蟾各地
居群特征 , 发现四川南江县的标本在外部形态及雄性第 1 、2 指上婚刺和胸部刺团等特
征与宝兴齿蟾 O reol al ax p opei 相近 ,但两者又有明显特征相区别 。同时采用数值分类
学的典型判别分析方法进行验证 , 其结果与形态学质量性状研究结果一致 。因此 , 本文
将大巴山区四川南江县的标本确定为新种 , 即南江齿蟾 O reol al ax n a nj i a n gensis Fei et
Ye 。
新种的模式标本保持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1 材料和方法
形态特征和量度数据主要依据原定名为宝兴齿蟾的宝兴 、峨眉山、南江 3 个居群共
) ( ) ) ( )
56 只成体 : 1 四川宝兴 n = 19 10 ♂♂, 9 ♀♀ ; 2 四川峨眉山 n = 19 9 ♂♂, 10 ♀♀ ;
) ( )
3 四川南江 n = 18 10 ♂♂, 8 ♀♀ 。在数值分类分析中将以上居群置为先验分类单元
( a p riori O TUs) 。
( )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编号 386 1160 号 , 中国科学院生物分类区系特别支持经费和成都生物所
( )
地奥科学基金 DASF 资助项 目论文
收稿 日期 :, 修回稿 日期 :
107
© 1994-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