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官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PAGE PAGE 13 《五官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眼耳鼻喉科学方向使用) Ⅰ 前言 五官解剖学是研究眼、耳、鼻、咽、喉等局部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临床眼科学与耳鼻咽喉科学的基础性学科。该门学科是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眼耳鼻喉科学方向学生在系统解剖学学习之后学习,研究与眼科和耳鼻咽喉科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有关的眼、耳、鼻、咽、喉以及食管、气管的解剖,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对这些器官的解剖,为临床眼科学和耳鼻咽喉科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官解剖学的实验教学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按眼、鼻、耳、咽、喉部及颈前区几个大的部分进行实地解剖,辅以部分标本示教,通过实地解剖和示教标本的观察,学习和掌握各部的解剖学基础理论知识。课前认真预习。每次课教师课前提示时交待清楚应着重解剖观察与思考的解剖结构,课后小结时指出需注意复习的问题,与临床关系密切的结构。课后复习时要求写出书面小结。在眼、外鼻与鼻腔、鼻旁窦、耳、咽喉部与颈前区解剖完毕时各进行一次课堂讨论,总结各部分的解剖情况及必须掌握的知识。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眼耳鼻喉科学方向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掌握内容下划实线,熟悉内容下划虚线,了解内容不划线)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 教师在保证大纲掌握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熟悉内容和介绍了解内容。 三 总教学参考学时为48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1:1。即理论24学时,实验24学时。 四 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应用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王斌全,1版,2003年。 II 正文 实验一 颅 一 教学目的 在上理论课的基础上,通过对实物标本的学习,掌握分离颅骨和颅的整体观,为学习五官局部解剖打下基础。同时给学生复习掌握系统解剖学中有关五官解剖的基本知识:呼吸系统中鼻、咽、喉,感觉器官的视器、前庭蜗器。 二 教学要求 (一) 熟悉脑颅与面颅的骨组成及位置。 (二) 掌握脑颅骨中颞骨、蝶骨、筛骨、额骨的位置、分部和主要结构;了解脑颅骨中的顶骨、枕骨的位置和结构。 (三) 掌握面颅骨中上颌骨的解剖,熟悉参与面颅形成的其它各骨的位置和主要结构。 (四) 熟悉颅底内面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的骨组成,掌握颅底内面的孔、裂。 (五) 掌握颅前面观中眶的形态,掌握眶四壁的骨组成和形态结构,掌握泪囊窝的组成,了解眶的各种测量数据。 (六) 掌握眶壁的孔裂及通过的结构,特别是眶上裂、眶下裂与视神经管。熟悉眶的毗邻,了解其与鼻旁窦的关系。 (七) 熟悉颅前面观中骨性鼻腔的骨组成、形态结构,掌握骨性鼻腔的孔裂及交通。 (八) 掌握颅侧面观中颞下窝、翼腭窝的位置与交通。了解颅整体观的其它各面。 (九) 了解系统解剖学中有关五官解剖的基本知识。 三 教学内容 (一) 颅骨共23块:脑颅骨有8块,面颅骨有15块。 (二) 脑颅骨:颞骨、蝶骨、筛骨、额骨的位置、分部和主要结构。顶骨、枕骨的位置和结构。 (三) 面颅骨:上颌骨的位置、分部和主要结构。下鼻甲、腭骨、颧骨、鼻骨、泪骨、犁骨、下颌骨、舌骨的位置和结构。 (四) 颅底内面观: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骨组成,颅底内面的孔、裂。 (五) 颅前面观:眶的形态,眶四壁的骨组成、形态、结构。泪囊窝。眶的测量。眶壁的孔裂及通过的结构。眶的毗邻,与鼻旁窦的关系。 (六) 颅前面观:骨性鼻腔的组成、形态、重要结构、孔裂及交通。4对骨性鼻旁窦的位置、开口。 (七) 颅侧面观:颞下窝、翼腭窝的位置与交通。 (八) 颅顶面观、后面观和颅底外面观。 (九) 系统解剖学中鼻、咽、喉、视器、前庭蜗器的解剖基本知识。 实验二 头部的血管神经 一 教学目的 在系统解剖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头部实物标本和脑的神经和血管标本的学习,掌握十二对脑神经、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颈外动脉、硬脑膜窦,为学习五官局部解剖打下基础。 二 教学要求 (一) 掌握脑神经的名称、性质、连脑部位和进出颅部位。 (二) 掌握嗅神经、视神经、前庭蜗神经的走行、分布。 (三) 掌握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的走行、分布。了解睫状神经节的位置与性质。 (四) 掌握三叉神经的分支分布。了解三叉神经节的位置与性质。 (五) 掌握面神经的分支分布。了解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的位置与性质。 (六) 掌握舌咽神经的分支分布。了解耳神经节的位置与性质。 (七) 掌握迷走神经的主干走行、主要分支的分布。 (八) 熟悉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走行及其主要分支分布。掌握颈外动脉的分支分

文档评论(0)

133****90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