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和文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和文化

第五章 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與文化 ? 第一節 生活方式與社會組織 ? 教學目標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1.說明游牧社會的產生 1-1了解亞洲農業與游牧兩種生活方式對立的情形 1-2知道游牧文化發展的關鍵因素 2.說明游牧民族的生活情形 2-1知道游牧民族生活的主要範圍 2-2了解游牧民族「移動」的生活方式 2-3了解游牧民族對土地的觀念 3.說明游牧民族的經濟特色 3-1知道游牧民族的經濟基礎是牲畜 3-2了解游牧民族依賴狩獵、對外貿易與掠奪維持生計的情形 4.說明游牧民族的倫理觀與社會組織 4-1了解游牧民族重健壯輕老弱的文化 4-2了解游牧民族的收繼婚制 4-3了解游牧民族的法律習慣 4-4了解游牧民族的社會與軍事組織 ? 第一段課文引導 亞洲社會由於氣候差距甚大,自古以來就形成農業與游牧兩種不同的生活型態,建議老師可就氣候方面說明亞洲發展農業與游牧業的地區有何差異,溫暖濕潤的地區較適合農業發展,乾燥地區則較易發展游牧型態的生活方式。 亞洲社會由於氣候差距甚大,自古以來就形成農業與游牧兩種不同的生活型態,建議老師可就氣候方面說明亞洲發展農業與游牧業的地區有何差異,溫暖濕潤的地區較適合農業發展,乾燥地區則較易發展游牧型態的生活方式。 大約西元前八世紀左右,游牧文化迅速發展,關鍵因素便是騎馬技術與金屬器的發明,老師可以從這兩點解釋游牧文化發展的原因,從這兩點也可以得知馬對游牧民族的重要性。 ? ? ? ? 歐洲的農牧一致型社會與亞洲的農牧對立型社會 歐洲雖可分為濕潤寒冷的平原地區和溫暖乾燥的丘陵等南北兩地區,但兩者並沒有不能相容的生產形態的差異,所以歐洲基本上是農牧複合的經營型態。中世歐洲的村落,中心部分有耕地,周圍有柵欄圍起來飼養牛、羊的牧草地,牧草地外有採取薪炭的森林地帶。自古歐洲住民吃的是小麥、燕麥、蔬菜、牛乳、羊肉, 穿的是麻織物和毛織物,耕作使用大量的獸糞,這種習慣不外是農牧一致型社會產生出來的生活特徵。 亞洲則因巨大的山系造成各地區差異甚大的氣候條件,有南亞地區極度濕潤的氣候和內陸亞細亞極乾燥的氣候。季風影響下的亞洲有集約式的水田農耕,人口密度 草原游牧區的氣候: 草原游牧區的氣候: 年雨量在250公釐以下的山區,此一氣候分界線在中國大致是從大、小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以致青康藏高原東部邊緣。特色為乾燥及降雨量不穩定。 ? ? ? 農耕生活和游牧生活的比較 ? ? 農 耕 生 活 游 牧 生 活 經濟生活 種植農作 放牧牲畜 住 所 定居→築城→形成城市 居無定所,游動不羈,少有城郭,僅定期市集交易 食 物 以蔬果為主 以牲畜為主 人 口 生活安定、人口容易增加 生活環境較惡劣,死亡率高,人口增加不易 土地觀念 重視土地所有權,「有土斯有財」 重視土地使用權,土地是人類共同生活的空間,私人不能把土地據為己有 財 富 以收成的農作物為主要財富,間接形成「有土斯有財」的重視土地概念 以牲畜為最重要的財富,且財富是全族所共有,早期並無個人財產權 倫理價值觀 重經驗的傳承,故「敬老尊賢」 為保護有限的生活資源,處處以利益為上,重視能提供利益的壯年,輕視老弱 社會階級 士庶階級嚴明,有不同的權利與義務 單純的社會組織,雖有階級,但階級性格相當薄弱,族員有相同的權利和義務,較為平權的社會 倫理關係 重家庭倫理,一夫一妻 「妻後母,配寡嫂」,一夫多妻 法 律 成文的法律系統,專業的法律人才 以習慣為本的審判依據,部落貴族執法 政治組織 穩定的帝國政治組織 各氏族間同盟關係分、合難持久 ? 馬匹的重視 草原游牧社會離不開馬,也以馬與騎術為生存條件。否則大批的牲畜成功的放出去與趕回來,以及長距離的迅速移動都無法實現。所以在游牧世界中,只有馬與騎術的功能,才能達成草原——牲畜——人之間的聯繫關係。騎術在農業社會中未受專門訓練者是難以做到的,但在游牧民族卻是無分男女老幼的基本技術。 姚大中,《古代北西中國》,三民。 ? 匈奴的金屬文化 1.青銅器: (1)時間:春秋戰國時期,北方草原的青銅器文化已發展到頂峰,青銅器的種類繁多,特徵鮮明。 (2)種類:有鋒利的兵器和工具,還有形式多樣的生活用品和裝飾品。 2.鐵器: (1)時間:近數十年來中外考古學者在漠北的諾顏山、內蒙古及其他地區發掘出上百個匈奴墓葬,出土屬於西元前三世紀前後的大批鐵器, (2)種類:包括兵器(如鐵刀、鐵劍),生產工具(如鐵鐮),和生活用具(如馬嚼、鐵環、鐵片、鐵釘),以及鑄鐵模型和煉鐵爐等。 (3)影響:鐵器文化使匈奴社會的生產力邁入新的歷史階段,不僅畜牧業大為繁盛,同時也推動了手工業的發展。 ? 第二段課文引導 游牧民族雖主要活動在草原地帶,但不表示游牧民族只生活在草原地區,森林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