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量与度的把握.doc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量”与“度”的把握
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 林静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学模式也有很多的改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初中数学常用的教学模式----课堂提问。如何让学生对初中数学感兴趣,学得快,学得好?本文围绕如何把握课堂提问“量”与“度”,以人教版初中数学为例,结合其内容,对这方面做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字】初中数学 课堂提问 量与度的把握
通过提问,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运用于生活。提问不是“纯提问”或“一问到底”。第一,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让学生一直处在思考的状态,所以我们要注意课堂提问“量”的问题。第二,老师的提问要考虑学生所学的知识范围,不要一味地提一些深层次和挑战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为了使学生学的快乐,我们更要把握课堂提问的“度”。
一、 把握“量”
课堂提问的问题贵在精,而不是量多。不要对简单的问题重复提问或者对很难的问题提问的太频繁。例如,有些老师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正数负数的问题时,会出现这种情况。教师问:5是正数?学生答:否。又问:-9是负数?答:是。在接下来的提问中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对于简单的问题,过多的提问无疑是一种课堂时间的浪费。教师应该把握好主次点,合理利用课堂时间。课堂提问要结合教材的内容,有的放矢,切勿脱离课堂不切实际的乱问。过多的提问会使学生疲劳,失去兴趣;过少的提问可能又会使学生失去课堂听讲的动力。“量”的把握在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中发挥着不小的作用。
二、把握“度”
在授课前,老师备课要深入扎实,备课务必做到“懂”、“透”、“换”。“懂”要求老师对所要教授的教材有足够的理解,分清其中基础问题、重点问题、拓展问题和探究问题。“透”即是要求老师对教材的易点、重点和难点有充分的把握,将知识系统化掌握。对教材透彻掌握,深入理解。“换”就是学会换位思考。老师不能只是考虑自己教的如何,还要了解学生理解掌握的如何。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所学的知识范围,结合他们所学的知识。
(一)注新度,引兴趣
课堂上提问的问题应该是经过老师的精心构想,巧妙设计。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让学生自觉主动去学习。例如,在七年级的上册中有一节是关于“有理数的乘方”,如果直接让学生接触乘方可能有点枯燥无味,我们可以换个方式。老师可以这么讲解:“传说古代有个大臣发明了象棋,他献给了国王。国王很高兴,为了奖励大臣答应他一个要求。大臣说,在棋盘上放些米吧,第一格放2粒,第二个格4,第三格放8粒,以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2倍,如此类推下去,一直到64格。国王哈哈大笑说他傻,大臣则笑着说就怕你米库没这么多的米。。。”我们可以将一些概念通过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二)设梯度,讲方法
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提问的问题在设计上可以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如果把知识比作高山,学生则是勇敢的攀登者。学习的道路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它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如何他们学的容易?教师可以在攀登的道路上设置一些台阶,让陡峭的梯度变得平缓,更容易攀爬。
例如,“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是斜边的一半”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性质。直接让学生去证明可能有些棘手,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简单的小问题引导学生。
在图1中,△ABC是直角三角形,∠ABC=90°,BO是斜边AC上的中线。
将△ABC以O点为中心旋转180°,作出该图。
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为?说明理由。
BO和AC有什么关系?2BO=AC?
这个结论具有普遍性吗?是说明原因。
通过这些小问题,这道题的证明就简单多了,而且可以调动同学动手的积极性并且记得更牢固。
(三)挖深度,学规律
学习不是肤浅的了解,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挖掘它们的深度。数学重在理解,我们要学着总结它们的规律。如九年级上册圆与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它们关系的确定有几种方法?第一种,找交点。看交点的有无?几个交点?在确定圆与直线的关系,若是没有交点,此圆与直线相离;若是只有一个交点,此圆与直线相切;若有两个交点,此圆与直线相交。第二种,看距离。在探究圆与圆的位置这节,我们可以看两个圆心的距离D与两个圆的半径之和R比较,进一步找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如果DR,两圆相离;如果D=R,两圆相切;如果DR,两圆相交。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如何确定圆与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是有很多共同点的。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点构成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橡胶衬里施工技术方案(强烈推荐!).doc
- 欧姆定律实验专题复习.doc
- 关于举办‘全国新高考制度变革下高中学校应对策略研讨会’.doc
- 关于举办浙江省高等学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的通知.doc
- 关于举行2018年浙江工业大学第八届教职工乒乓球比赛的通知.doc
- 时代广场的蟋蟀阅读及答案.doc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应急预案.doc
- 普通话30篇话题整理缩减版(30变18).doc
- 关于开展2018级新生入学专业教育和教学管理制度宣讲的通知.doc
- 关于开展学生公寓楼道好声音大赛的通知.doc
- 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规范演练7共点力的平衡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学案3新人教版必修4.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英语课时分层作业9Unit3LifeinthefutureSectionⅢⅣ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模块素养检测含解析译林版必修第一册.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单元综合检测5含解析外研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
-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WELCOMEUNITSectionⅡReadingandThi.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测评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x
- 202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docx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5LANGUAGESAROUNDTHEWORLDSect.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