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玉器艺术—中国古代玉器艺术鉴赏
唐代玉器艺术—中国古代玉器艺术鉴赏
大唐盛世,国土一统。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唐代的工艺美术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陶瓷、染织、金银器、漆器、木工艺、雕刻工艺以及玉器工艺等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尤其在装饰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创造了汉代以后的又一个巅峰。譬如被人们视作中国传统装饰之典型形式的“唐草”(即卷草纹)就形成于这一时期。唐代艺术丰满富丽又不失活泼清新的艺术风格不仅开中华艺术之一代新风,并对后世乃至海外民族的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直到如今,我们仍然以这曾经有过的盛世而倍感自豪。
尽管如此,在过去的工艺美术研究中,对唐代玉器这个领域却较少涉猎,甚至在有些专门的工艺美术史书中也是只字未提。究其原因主要也许有二:一是史料上记载不多,再就是可以确定年代的具体实物不多。然而近三、四十年来,随着我国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科学鉴定水平的提高,唐代及其前后时期的玉器实物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为专家们科学地研究和大众的艺术欣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除了传世玉器作品外,目前已发掘出土有唐代玉器的墓葬和窖藏多处,如其中的唐吴王妃杨氏、越王李贞墓、陕西西安的何家村窖藏、西安枣园唐墓、郭家滩唐墓、广东韶关张九龄墓等均出土有重要的玉器。总体地看,唐代玉器的品类相当多样,碾琢工艺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装饰的题材丰富多样,艺术风格鲜明而成熟。明代高濂在其《遵生八笺》中就对宋时期玉器作过高度评价:“自唐宋以下所制不一,如管、笛、凤钗、乳络、龟鱼、帐坠、哇哇、树石、炉顶、帽顶、提携、袋挂、压口方圆、细花带板、灯板、人物、神像、炉、瓶、钩钮、文具、器皿、杖头、杯、盂、扇坠、梳背、玉冠、簪珥、绦环、刀骨巴、猿、马、牛、羊、犬、猫、花朵种种玩具物。碾法如刻,细入丝发,无隙败矩,工致极矣、尽矣。”可见当时玉器的品类丰富,装饰题材多样,工艺精湛。联系现有的实物来看,高濂的描述是不无道理的。
从玉器的功用来看,唐代玉器大致可以分为佛教用玉、朝廷用玉、首饰、器皿、欣赏性玉器和丧葬用玉等六类。
图一
佛教用玉包括玉雕佛像及其相关内容。用玉来制作佛陀造像的习俗在史料中早有记载,遗憾的是唐代的玉佛像未能流传下来,不过有几件传世的唐代玉飞天倒可以让我们窥见到当时佛教用玉器之一斑。如(图一)“青玉镂雕飞天”是一件清宫旧藏品,飞天著长裙,裸胸跣足,飘带披肩,祥云托体。飞天是佛教中的神仙,又名“香神”、“香音神”、“声神”,即天龙八部中的乾达婆,人们往往把伎乐天、供奉天统称为飞天。据说飞天能歌善舞,是佛、菩萨降临的祥瑞之兆,飞天也是佛教装饰中最具特色的形象之一,因而成为古代各大石窟寺院装饰中不可缺忽的题材。她们凌空飞舞,奏乐散花,构成天乐齐鸣、天花如雨的美丽景象。唐人有赋云:“仙人共天乐俱行,花雨与香云相逐”。从历史的角度看,不同时期飞天的造型有着不同的特色,早期飞天的造型比较粗犷矫健,唐代的飞天造型虽然也有早、中、晚期之别,但总体上说存在着与其它时代风格的明显不同。唐代飞天的造型比较写实,体态婀娜柔美,丰腴圆润。这件青玉飞天的琢刻技艺娴熟自如,在艺术风格上明显地体现了唐代的特色;这件作品艺术处理的关键点就在于轻盈飘逸上,可以看到,飞天的造型白头至足指形成一条充满韵律的波曲线,双臂的上下舞动犹如点缀于舒缓乐曲中的一道清脆之音,飘带裙褶的处理完全与飞舞的体势相一致,轻柔曼妙的飞舞之姿跃然眼前。与西方的飞翔必有翅的处理方法迥然不同,中国艺术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完全通过人物体态和飘带的艺术处理来栩栩如生地表现凌空飞舞的感觉。另外还有祥云承托,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与壁画、石刻等相比,玉质飞天自有其独特之处,小巧玲珑,温润光泽,令人赏心悦目。
图二
朝廷用玉是指朝廷制度所规定使用的玉器及帝王的印玺、简册等。其中雕刻有各种装饰的玉带饰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据《新唐书》记载,隋、初唐帝后、显官带銙,以金为主,至显庆元年(656年)始以紫为三品之服,金玉带銙十三。带銙即指腰带上的装饰品。以玉为带銙的习俗最初源自西域民族,唐显庆之后开始在汉民族中流行并作为朝廷的一项制度规定下来。因此在唐代玉带的装饰上还可以看到浓郁的西域特色,有许多装饰的内容是直接表现西域人事的,如西安出土的“青玉执壶胡人带銙”、“青玉弹琵琶胡人带銙”、“青玉献宝胡人带銙”等玉带饰上都碾琢着波斯人的形象,据研究者鉴定,在这类玉器中有许多当出自西域玉工之手。(参见杨伯达文“隋·唐——明代玉器叙略”,《中国玉器全集》5)目前出土或传世的唐代玉带饰有素面无纹和施以装饰的两种形式,装饰的手法多为剔地隐起并在局部刻以阴线。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了七副玉带銙,其中两副碾有纹饰,一副饰以伎乐人物,另一副饰以狮纹,均为剔地隐起加阴线刻形式,造型丰满大气,生动传神。(图二)为狮纹玉带銙中的一块,狮子作俯首行走状肢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