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罢黜家,独尊儒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课 罢黜家,独尊儒术

一、提出的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二、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三、提出后的实践:汉武帝“独尊儒术” 四、结果:儒学成为正统 * * * 004 与天地君亲并位的万世师表 ? 孔子?? 024 立人定胜天学说的唯物思想家??? 荀况 022 光大儒家仁政学说的亚圣 ?孟子???????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伟人 061 创立三纲五常的伦理家 董仲舒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 中国的思想学术在不断的相互渗透、改造,以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将反作用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 你知道春秋至汉的儒学状况吗? 知识·梳理 1、无为:(汉初) 无为而治 与民休息 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为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①减轻田租 ②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③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原因 对策 一、提出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1、经济恢复 2、生活安定 3、社会繁荣 1、诸侯势力膨胀; 2、土地兼并剧烈; 3、匈奴为患。 积极: 消极: 影响 2、有为:(汉武帝) 诸侯势力膨胀 土地兼并剧烈 匈奴为患 边境问题 土地问题 王国问题 原因 对策 颁布推恩令 限田薄敛 北击匈奴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 董仲舒(公元前179一前104年),西汉广川(河北枣强)人。青年时以“三年不窥园”的苦读精神,研究春秋公羊学,成为一代儒学大师,号称“群儒之首”。汉武帝时他应诏对策,受到重视和采纳。董仲舒在先辈儒学的基础上,结合汉武帝时代国家在政治上思想上实现“大一统”的客观需要,改传统儒学,建立了汉代新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大、长久的影响。今存董仲舒的著作有两种:《春秋繁露》82篇,《举贤良对策》三篇。? 生平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董仲舒生平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加强君权的需要 “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 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儒学体系 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内容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由木、火、 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 生和相胜两大定律 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 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水克火,火克金。 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 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春秋繁露》 ——《汉书?董仲舒传》 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和主张? 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思想? 汉武帝为什么要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汉武帝时期,北方和南方边境不宁、王国势力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这些要求加强中央集权 2、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吸收大一统的思想 (根本原因) 1、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2、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5、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3、规定儒家经典为国家教科书 4、兴办太学 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打破贵族官僚世代为官制度,儒学地位大大提高 儒学在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 措施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儒学得以大兴 三、提出后的实践:汉武帝独尊儒术 思想: 政治: 教育: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结果 1、新儒学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发展。 成为主流的原因 四、结果:儒学成为正统 想一想,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在他统治思想中又杂糅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 答案:①董仲舒的新儒学迎合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②汉武帝要加强中央集权,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思想他都可以吸取。 *

文档评论(0)

jixujianc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