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专栏评(时评).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专栏评(时评)

第七章 专栏评论及时评 一、专栏评论的特征及类型 二、专栏小言论的发展与写作要求 三、专栏及专栏作家鉴赏 四、时评 一、什么是专栏评论 专栏评论 报纸相对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主要是以个人名义发表的来论。 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体裁发展相当迅速,其类型也不断丰富。 ——名专栏 “未晚谈”——题材广泛、深入浅出 《新民晚报》主笔:林放 原名:赵超构 “人民论坛”——长于说理、指导性强 “今日谈”——轻巧灵活、群众性强 “杨柳青”——平易近人、文采斐然 《河北日报》主笔:储瑞耕 “冰点时评”——冷静尖锐、批判性强 1、专栏评论的特征 2、专栏评论的类型 时政专栏:在西方专栏文章中最为常见,或对敏感的政治问题加以评述,或分析党派之间的政治局势,或点评政治人物的公众生活和私人生活,不一而足。 为报纸专栏中的重磅炸弹,往往对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时政方针起着引导和修正的作用。 比如:沃尔特·李普曼《今日与明日》(《纽约先驱论坛报》) 经济专栏:是对经济领域中产生的问题、形成的现象,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评述的专栏文章。 专栏有政府官员的眼光、经济学者的专业素养和记者、评论员贴近百姓的生活视角。 比如:胡舒立《财经观察》(《财经》杂志) ——李承鹏 林如敏-羊城晚报-娱乐新闻部 专栏——笑林广记 评论集—— 《无羞可遮》(2005年) 《娱乐凸点:林如敏文娱评论集》(2009年) 二、专栏小言论 1、专栏小言论的发展与变化 专栏小言论 也称新闻小言论,是指设在报纸要闻版或其它新闻版上短小的评论专栏中新闻性较强的小型化言论 。 群言式小言论专栏:人民日报《今日谈》 个人小言论专栏:新民晚报《未晚谈》 (1)邹韬奋小言论 《爱与人生》:吾固已言之,母子之爱占人之前半生,夫妇之爱占人之后半生。若仅得母子之爱而缺夫妇之爱,则谓大多数人仅生得一半。前半生有其生命,后半生虽生犹死,殆非过言。呜呼,何吾国死人之多也。吾为此惧,请为国人一采其致死之由。 《外国人的办事精神》 《久仰得很!》 邹韬奋对读者来信的处理 书P196 邹韬奋作品: 《韬奋漫笔》、《萍踪寄语》、《萍踪忆语》、 《患难余生记》 (2)80年代至今小言论的发展与变化 《哈尔滨日报》“大家谈”的开辟与新时期专栏小言论的出现 《人民日报》“今日谈”的诞生与专栏小言论的发展 言论版的出现与专栏小言论的不同走向 2、专栏小言论的特点 (1)微型化 ①外在特征:篇幅更为短小 ②内在特征: A)选材更注重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B)立论更注重角度集中 C)直抒胸臆,不必全面说理议论 2、专栏小言论的特点 (2)即兴式 以本人所见所闻的具有新闻要素的事实触发议论 以新闻报道及新的信息为由头引发议论 (3)群言性 作者的群众性 观点的多元性 (4)形象感 富有形象感的由头 形象的议论手法 形象化的语言 3、小言论写作中应处理好的问题 (1)亲历小事与新闻事实的取舍 (2)大局着眼与小处落笔的处理 (3)篇幅短小与议论精当的兼顾 三、专栏及专栏作家鉴赏 1、沈宏非——美食专栏作家 作品集:《写食主义》、《饮食男女》 2、许知远:《新闻业的怀乡病》、《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3、吴晓波: 、时 评 1、时评的由来与发展 时评 以议论时事为主的评论,最初专指时事短评,现多指新闻性、针对性很强的个人署名的专栏评论。 (1)三次时评热的界定 第一次: 《时报》首创“时评”, 各报纷纷效仿 1904年创刊的《时报》,开设《时评》专栏,所发评论注意与当天重大新闻相配合,篇幅短小,时效性强;一日数篇,分版设置。“凡每日出现之事实,以简短隽利之笔评论之”。作为一种新型的评论文体,时评成为《时报》的一大特点。 时评在20世纪初出现以来,受到新闻界的广泛重视,各报纷纷开办类似专栏,在辛亥革命前后时评文体曾风行一时。 (1)三次时评热的界定 第一次: 《时报》首创“时评”, 各报纷纷效仿 胡适:“《时报》的短评在当时是一种创体。它用简短的词句,用冷隽明利的口吻,几乎逐句分段,使读者一目了然,不消费工夫去思考。《时报》创出这种制度之后,十几年之中,全国的日报都跟着变了,全国看报的人也不知不觉跟着变了。” (1)三次时评热的界定 第二次::“五四”重开风气, 《大公报》推向高潮 徐宝璜:“社论须以当日或昨日本报所登之新闻为材料而讨论之,此理甚明。……彼于社论中因发牢骚而无端谩骂他人者,或以四书五经上之句子为题而发挥讲道德谈仁义之空论者,或以类似《西学原出中国考》、《中国宜鱼图富强论》之题,而做极浮泛油滑之策论者,均属不当,因其非以事实为材料也。” (1)三次时评热的界定 第三次:

文档评论(0)

jixujianc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