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宏观经济学》导论.ppt
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 ——中国的货币政策 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 下调人民币贷款利率 2009年1月信贷 狂飙1.62万亿 * 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 ——中国的财政政策 加大政府投资支出(4万亿投资) 税收减免(5000亿) 转移支付(近4000亿) * 4万亿投资(一万亿中央投资) * 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 ——美国的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 金融政策 金融救援计划(7000亿美元) 下调联邦基金利率(数次) 财政政策 减税政策(2860亿美元) 投资政策(3000亿美元) 减税政策(近650亿美元) 1)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 2)失业率 3)物价水平及其变动(通货膨胀率) 4)政府预算赤字 5)贸易余额 3、宏观经济学的测度指标 一、宏观经济学研究什么? 微观经济学告诉了我们什么?资源总能得到有效配置而不会出现闲置吗? 古典经济学家的回答:供给能够创造自己的求。 —萨伊定律 如果真是这样,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就是理想的,然而事实打破了这种完美。 3、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一、宏观经济学研究什么?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1929-1933年的大萧条:1929年10月29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价格暴跌,引发了一场至今令人难忘的全球性经济危机。 现实告诉我们:一个经济社会的资源可能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得不到充分利用。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如何来解释这个问题? 历史将这个使命交给了 一个英国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1883 -1946)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1936)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从总量的角度对经济学进行了新的诠释,史称凯恩斯革命。 ——标志着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形成。 凯恩斯的结论 政府不再是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要主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相同之处 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后果 都是通过供给需求曲线分析产量和价格,且曲线形状相同 都是以资源的配置效率为目标 1、同一思想源头,20世纪30年代独立成一门学科 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2、研究对象有差异,但微观是宏观的基础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理论依据 新古典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基本假设 资源稀缺、充分就业 需求不足、存在失业 分析方法 个量分析 总量分析 分析对象 家庭、企业、市场 国民经济总体 研究中心 市场价格 国民收入 主要目标 个体利益最大 社会福利最大 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2、研究对象有差异,但微观是宏观的基础 从个量分析到总量分析时加总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一些总量变化可以从个量中直接加总,如消费支出。 有些个量尽管可以加总,但达不到研究宏观经济行为目的,如个别厂商降工资与全体厂商降工资的差别。 另有一些微观个体的行为根本不能直接加总,如当社会经济景气情况发生变化时,各厂商的投资意愿。 第12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第13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14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第15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16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17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18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第19章 经济增长 第20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第21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第23章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课程内容体系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收入-总支出模型 IS-LM曲线模型 宏观经济学前沿 国民收入核算 收入决定理论 通货膨胀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 宏观经济政策 * * * * * * *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这次经济危机,从1929年秋天开始,首先向美国,随后向整 个资本主义世界席卷而来。直到1933年,持续了4年之久,危机所造成的损失总计约2 500亿美元。欧美各主要工业国家经济瘫痪,生产倒退了20多年。经济危机引起了资本 主义世界的政治危机。失业工人纷纷举行游行示威,在职工人开展罢工,反对资本家,反对 政府。资产阶级政府如坐针毡,竭力寻找出路。 一些国家,如美国等,宣布实行“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利用旧市场,开 辟国内新产业来缓和经济危机。另一些国家,如德国、日本等,为获取新市场,用战争掠夺 殖民地人民的物资和廉价劳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泥厂余热锅炉调试报告.pdf VIP
- 2024-2025年中国铁氧体软磁材料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秋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docx
- 我眼中的中国平安.docx VIP
- 公路工程沥青新旧试验规程差异对比解读-JTG 3410-2025.pdf VIP
- 《气体传感器简介》课件.pptx VIP
- 自治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提纲(试行).doc VIP
- 粘贴钢板加固施工方案.docx VIP
- 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2025).docx VIP
- Fisher阀门结构与维护.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