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于年终了后二个月内支付予厂商者
經濟部96年度施政計畫管理作業講習會 研發會趙立珍 96年11月7日 (二) 辦理依據 (1) 院管制計畫-行政院所屬各機關施政計畫評核作業要點 (2) 部管制及自行管制計畫-經濟部暨所屬各機關年度施政計畫管制及評核作業注意事項 調整執行績效權數配置,「特殊績效」之權重由10%修正為5﹪,「年度目標達成情形」由35﹪修正為40﹪。 「進度控制情形與結果」計算方式,由連續2個月落後平均值之最大值,改採為年累計進度落後平均值計算。 「預算控制情形」衡量標準計算方式,由採最低支用比修正為年平均支用比。 增列「應付未付數」補充說明。 增列「不可抗拒之特殊因素說明」應載事項。 增列「上年度複核意見研處情形」置於自評報告附錄。 院管制: 若計畫主辦人員有多項計畫得予敘獎,其累計最高敘獎額度以一大功為限。 相關主管人員同時主管多項計畫者,以成績最佳計畫之等第辦理敘獎。 部會及自行管制: 計畫主辦人員、相關主管人員同時主管多項計畫者,以成績最佳計畫之等第辦理敘獎。 計畫管考人員同時符合上述規定者,以最高額度辦理敘獎,不得重複敘獎。 計畫執行過程中因不可抗拒之特殊因素致預算未能順利支用者,主辦機關得於評分說明載明具體事由,經主管部會或管考機關審核認定後,依個案衡酌情形於初核或複核階段加計分數。 以代號標示「歸屬範圍」並詳述各不可抗拒特殊因素及其影響範圍與程度,說明內容應具體明確及主辦機關對於該計畫所做的努力,尤應說明各因素發生的時間點。 例1: 歸屬範圍為1-(4),係因不可歸責於執行機關之事由,致招標未決,進度落後者,則應說明辦理招標的過程、次數、辦理時間、流廢標原因及流廢標後處置作為等。 (2)工程勞安控管 以年度內發生之勞安事故及傷亡情形酌扣分數,未發生任何勞安意外者,不予扣分。 年度內每發生1次勞安事故扣10分、每死亡1人扣10分、每受傷一人(以通報勞檢單位之資料為依據)扣6分。 (3)學術成就 衡量學術研究之成就,應就論文(國內外期刊、國際會議)的質與量作詳細說明,並提供期刊評等參考(如SCI、SSCI、TSSCI)、論文引用次數,以及論文比賽得獎紀錄等依據。 (4)技術創新 衡量技術或知識創新之貢獻,包括可提昇已有技術水準、促進產業發展,或有新發明或新創作者。 例如;新式樣或發明專利申請數(申請核准數;申請未核准數;申請待核准數)。並加以提供各界技術使用之情形(如應用之公司或產業,或技術突破後,效率方面之提昇),以及提供比賽得獎等依據。 (5)經濟效益 衡量計畫執行所創造之經濟產值或投資金額、帶動之就業人數、吸引增加之顧客或投資者等項目是否符合預定目標。 應就計畫所產生之經濟效益進行說明,包含提昇國家經濟能力、專利授權項次及金額、技術轉移件數;技術轉移廠商數;技術轉移權利金額,及對企業造成的影響(如產值、投資金額)等等,並提供有關數據作為補充說明。 (6)社會影響 就研究計畫國內社會變化作為進行衡量,亦即為國家、社會及人民帶來多少貢獻及利益,包含人才培訓、提供就業機會,提昇我國國際形象(得獎或召集國際會議),吸引優秀人才,引進廠商投資…等等,並提供有關數據作為補充說明。 (7)受益或服務對象滿意程度 衡量計畫服務或實施對象、標的團體、受益民眾對計畫實施 內容之滿意程度。 評核時應列示計畫服務對象與數量,並將調查之日期、調查 單位、受訪人數、受訪人員選取方式、滿意以上比例等調 查結果列入報告。 59以下 69-60 79-70 89-80 90分以上 滿意以上之比例占受訪人數80%以上。 滿意以上之比例未達受訪人數50%。 滿意以上之比例占受訪人數50%以上。 滿意以上之比例占受訪人數60%以上。 滿意以上之比例占受訪人數70%以上。 衡量標準 (8)法案具體完成程度 計畫要項需尋求社會共識並透過立法作業始告完成者,衡量其法制作業推動成果。 評核時應具體列示法案檢送相關機關審議之時程及文號,以及摘敘法案制定或修正之相關內容。 59以下 69-60 79-70 89-80 90分以上 行政院完成法案審查作業,送請立法院審議。 未屬於前開衡量範疇者 。 主辦機關完成相關公告或聽證等預備程序 。 主辦機關完成法案研擬作業,由主管部會審議 。 部會完成法案研擬作業,送請行政院審議。 衡量標準 (9)服務或管制對象普及程度 計畫主要提升服務之比率或範圍(如自然人憑證使用比率、國中生就近升學率、五大創意文化園區使用率等),或對特定對象進行管制、補助或評核者(如社區保母與支持系統數量、原住民學生就學高等教育幅度),衡量其推動成果。 評核時應載明計畫年度欲達成之服務或管制數量、實際達成情形、應服務對象總數等資料。 普及程度計算方式 = 實際辦理管制或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