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先秦老子庄子的文学色彩.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先秦老子庄子的文学色彩

《老子》:一部韵散结合的 哲理诗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老子姓李,名耳, 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 )人 。其 生卒年月《史记》未载,大约应在公元前600 – 公元前470间。唐代一些道教典籍认为,老子 约生于殷朝第二十二王武丁九年,并于周文王 时出任过王室的守藏史,后来迁为柱下史。 孔子曾师事老子,这在 《庄子》、《礼记? 曾子问》、《孔子家 语》、《史记》等书中 都有明确记载。据《史 记》所载,孔子以“其 犹龙乎”来赞叹老子的高 深莫测,而老子也曾以 “凤”称颂过孔子,留下 了文学史上一段佳话。 孔子见老子之前,对老子已很崇拜,他说:“吾 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则 吾师也。” 既见老子,问礼于老子,归去之后, 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 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用罔,游者可以 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 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 孔子他将老子比作“乘风云而上天”的“龙,是取 龙所具有的变化莫测 、超然高洁、令人难以把握 的特点。他认为老子知识和见解高深莫测,是常 人难以把握和企及饿,突出了老子学识的深厚和 思想的高超 《庄子?天运》亦说:“孔子见老聃 归,三日不谈。”孔子被老子通达睿智的思想、 深不可测的学识和不浊于世的品格深深折报,以 至于张口结舌,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口张而不 能嗋”)。 老子则将孔子比喻为凤。《庄子》云:“老子 见孔子,从弟子五人。问曰,前为谁?对 曰,子路,勇且有力。其次子贡为智,曾子 为孝,颜渊为仁,子张为武。老子叹曰:吾 闻南方有鸟,名凤凰,所居积石千里,天为 生食,其树名琼,枝高百仞, 以璆(qiu)林、 琅玕(lang gan)为宝。 ……凤凰之文,戴圣 婴仁,左智右贤”。 老子比孔子为凤,约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称赞孔 子为人高贵圣洁,出类拔萃;其二是说他师表既 佳,弟子满堂,“右智左贤”,孔子像百鸟之王的 凤凰一样,率领诸位贤弟子。老子是在孔子向他 介绍自己的几位弟子时说这番话的,他一语双 关,对孔门的老师和学生都作了褒扬,反映了这 位德高望众的长者对孔子的尊重和赞扬。 周室衰落之际,老子辞官离去,经函谷关时,关令尹喜恳请他著书传世,于是老子写下了五千余言,即《道德经》,之后莫知所终。 《老子》又名《道德经》,或称《老子五千言》,是道家学派的奠基之作。全书分上下两卷,共八十一章。上卷三十七章,言“道”,下卷四十四章,言“德”。《道德经》基本思想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一)“道” 的特性及存在方式    (二) 遵“道”以修身处事    (三) 遵“道”以治国安民 从文学角度看《老子》,则是一部韵散结合的哲理诗。其辞意洗炼精辟,发人深省;句式参差错落、骈散结合;章法鱼龙曼衍,变化多端; 并且综合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同时,《老子》一书体现了老子对美的认识,形成了自然之美、虚静之美、柔弱之美、和谐之美、朦胧之美的美学观点,显示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些重要特征。老子对美的特性的认识,更深层次上 ,还影响了中国传统人格的塑造,即对一种善于自我完善和外柔内刚的理想人格的崇尚和追求 。 1、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 1、整齐畅达的排比: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 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 下贞。” 2、工整的对偶: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3、 层层深入的递进; “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4、鲜明的对照: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 其事,终身不救。” 5、生动的顶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6、连串的反问: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7、灵巧的回环: “信者不美,美者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治大国若烹小鲜。” “

文档评论(0)

jixujianc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