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楼子》校(一)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SrcShow.asp?Src_ID=1900
PAGE
收稿日期:2012年7月5日 發佈日期:2012年7月6日 頁碼: PAGE 1/ NUMPAGES 44
《金樓子》校補(一)
(首發)
蕭旭
靖江市廣播電視臺
1.引言
梁元帝蕭繹《金樓子》原本10卷,今存6卷,乃清人周永年從《永樂大典》中輯集成編,清人鮑廷博刻入《知不足齋叢書》,後《四庫全書》亦據以收入。
此書有二個校釋本。臺灣許德平1967年著《金樓子校注》,是他的碩士學位論文,未克目睹。許逸民著《金樓子校箋》,由中華書局2011年出版。《校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金樓子》的新式排印本,同時也掃除了《金樓子》中的一般閱讀障礙。但《校箋》校對尚粗,每多誤字,是當倍加注意者。許逸民氏雖在《凡例》中自稱“本書於校改慎之又慎,可改可不改者,一律不改;無關重要者,決不妄下雌黃”,然細讀許書,發現問題甚多。主要表現為:(1)引用文獻出處,喜據類書重複轉引,不能直接引用原書;(2)引用文獻,文字、卷數每多有誤;(3)徵引文獻,有漫無節制,甚至長達千字者;(4)失考、誤考典故;(5)訓解錯誤;(6)疏於訓詁,不解文意,輕於改竄古書,往往失其本旨。
本文為求簡質,對前三類問題,一般不出校,偶爾舉例說明;側重於補正存在的後幾個問題。
2.校補
《興王篇》第一
(1)燧人氏沒,庖犧氏代之,繼天而王首,德于木,為百王之先
許校:庫本校:“案:首,原本作‘者’,今依《帝王世紀》校改。”《初學記》卷9引《帝王世紀》:“燧人氏没,庖犧代之,繼天而王首,德於木,為百王先。”
按:“首”字當屬下為句,《帝王世紀》同。《御覽》卷78引《皇王世紀》:“燧人氏沒,庖犧氏代之,繼天而生(王),首德於木,為百王先。”《漢書·律歷志》:“言炮犧繼天而王,爲百王先,首德始於木,故爲帝。”《宋書·禮志一》:“昔在庖犧,繼天而王,始據木德,為羣代首。”“首德於木”即“始據木德”也。
(2)至于共工,覇而不王
許校:四庫本作“覇而不已”,並校:“案:此下疑有脱文。”
按:“已”為“王”字誤。《漢書·律歷志》:“炮犧氏没,神農氏作,言共工伯而不王,雖有水德,非其序也。”《漢紀》卷1:“故太皞始出於震,為木德,號曰伏羲氏,共工氏因之,為水德,居水火之間,霸而不王,非其序也。”《類聚》卷11引《帝王世紀》:“其末諸侯共工氏,任知刑以强,伯而不王。”《御覽》卷78引作“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伯而不王,以水承木,非行次,故易不載”,《路史》卷11羅苹注引作“女媧末有諸侯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非也于時,已有侯國”。皆其確證。言共工至於霸,而不能至於王也。《荀子·議兵》:“齊桓、晉文、楚莊、吳闔閭、越勾踐……故可以霸而不可以王,是彊弱之效也。
《御覽》卷78引作“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伯而不王,以水承木,非行次,故易不載”,《路史》卷11羅苹注引作“女媧末有諸侯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非也于時,已有侯國”。
(3)二十月,生黄帝,龍顔,有聖德,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循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
按:二十月,《類聚》卷10、《初學記》卷1、10、《御覽》卷7、《事類賦注》卷2、《路史》卷14羅苹注引《帝王世紀》並同,《御覽》卷79、135引《帝王世紀》、《宋書·符瑞志》、今本《竹書紀年》卷上梁沈約注作“二十五月”,《周易·繫辭下》孔疏引《世紀》、《尚書序》孔疏引《世紀》、《史記·五帝本紀》《正義》作“二十四月”,《路史》卷14作“二十有四月”。循齊,《史記·五帝本紀》、《素問·上古天真論篇》作“徇齊”,《索隱》指出:“《孔子家語》及《大戴禮》並作‘叡齊’,一本作‘慧齊’。”今本《大戴禮記·五帝德》作“慧齊”,《家語·五帝德》作“齊叡”。《路史》卷14亦作“慧齊”。循、徇古字通。徇齊,即“恭而遜”、“恭敬而能弟”之誼參見蕭旭《〈素問·
參見蕭旭《〈素問·上古天真論篇〉校補》,收入《群書校補》,廣陵書社2011年版,第1210—1211頁。
(4)迺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行其志
按:得行其志,《大戴禮記·五帝德》同,《史記·五帝本紀》無“行”字。《御覽》卷308引《史記》有“行”字。《史記》脱“行”字,《治要》卷11引已脱。“得”是助動詞,而非動詞。“行其志”為古人恒言。
(5)屈軼草生庭,佞人入則指之
許校:《御覽》卷873引《孫氏瑞應圖》:“屈軼者,太平之代生於庭前,有佞人,則草指之。” 《博物志》卷3:“堯時有屈佚草,生于庭,佞人入朝,則屈而指之,又名指佞草。” 《宋書·符瑞志上》:“有屈軼之草生於庭,佞人入朝,則草指之,是以佞人不敢進。”許氏引《御覽》脫
許氏引《御覽》脫“前”字,徑補。
按:當引《文選·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李善注引《田俅子》:“黄帝時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