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5.12特大地震灾后林业生态修复实施方法.docVIP

绵阳市5.12特大地震灾后林业生态修复实施方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绵阳市5.12特大地震灾后林业生态修复实施方法

绵阳市“5.12”特大地震灾后林业生态修复实施方案 PAGE 28 - 绵阳市“5.12”特大地震灾后林业生态修复实施方案 绵阳市林业局 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省发生8.0级特大地震,地震强度大、震源浅、破坏力强、波及面广,给全市林业系统生命财产和林业建设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损失。为了尽快恢复林业生产,确保全市生态安全,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结合全市地震灾情、市情和林情,编制绵阳市“5.12”特大地震灾害后林业生态修复实施方案。 第一章 基本情况 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北部地形、地貌多样;气候类型、植被类型较为齐全,是川西北地区水源主要涵养地,是中国西部生物多样性中孑遗物种保存较多的地区之一,是不可多得的生物基因库,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在西部大开发和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绵阳市,地处涪江的上、中游。地理坐标为:北纬30°42′-33°26′,东经103°45′—104°43′之间。全市地形呈狭长带状,东西宽约144公里,南北长约296公里,幅员面积20285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537.95万人。东与广元市、南充市连界,南与遂宁市、德阳市相连,西与阿坝藏族自治州接界,北与甘肃省相邻。 2、地形、地貌 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下降。市境内最高海拔5400米,最低海拔307.2米。地貌以浅丘、深丘、山地、中山、高山和极高山为主,东南部有少量的平坝地。西北部的平武、北川、江油市和安县的部分地区主要是深丘、山地、中山和高山,地处龙门山地震断裂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平坝地主要分布在江油、涪城、游仙、安县、三台、盐亭,人为活动频繁,环境承载能力有限。 3、水系 涪江水系贯穿全境,主要河流有涪江、安昌河、黄羊河、通口河、凯江、梓江、芙蓉溪等。涪江水系在我市的流域面积19646平方公里,整个市境内,河流溪沟纵横,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生态区位重要性划分标准,生态区位重要性等级为“重要”。 4、气候 市境内气温差异很大。全市年平均气温16.4—17.3℃,平坝、丘陵高于山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8—1℃全市年平均降雨量825.8—1417亳米之间,平坝、浅丘年平均降雨量小于低山和中山,年平均降雨量较少的是盐亭和三台两县。平坝、丘陵春短,夏长,日照多,无霜期达252—299天;低、中山区冬长夏较短,多云雾,无霜期230—240天;高山区冬长夏短,春夏气候温和,无霜期210— 二、森林资源及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 植被分区 市境内的植被类型复杂,大体可分为东南平坝低丘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区(盐亭、三台、涪城、游仙、安县东南部、江油东南部、梓潼),高丘常绿阔叶与落叶混交林区(安县西北部、江油西北部、北川东南部、平武东南部),西北部高山针阔叶混交林植被区(平武西北部、北川西北部),西北部山地针叶林植被区(平武西北部、北川青片河和片口林区),西北部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植被区(平武的泗耳、虎牙、黄羊、木座、白马、王朗保护区)。 植物地理分区 市境内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可根据其地带性的差异,分为东南丘陵、低山阔叶林带,西北山地阔叶林带,西北高山峡谷山原针叶林带,西北高山灌丛、草甸带。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是种类丰富,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科、属多,特有种、单属种、少种的科、属多,起源古老,孑遗植物种类多,裸子植物种类多。 全市植物种类繁多,已知全市有低等植物,菌类植物亚门和地衣植物亚门的真菌纲、子囊衣纲中的13目、60科 、149属、497种,高等植物(维管束植物)中的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4门中的9纲、66目、260科、1366属、3972种。高等植物中,孢子植物中有苔藓植物门和蕨类植物门两个门、7纲、9目、73科、152属、318种;种子植物中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个门、2纲、7目、187科、1214属、3654种。仅维管束植物就达4500多种,占全省9254种的48.6%,占全国27150种的16.6%。药用植物有2156种,主要经济林木有1088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48种,其中珍稀树种有珙桐、连香树、厚朴、杜仲、四川红杉、水杉、水青树等39种,占全省保护树种的52%,占全国保护树种的10.1%。 动物地理分区 市境内,特别是平武、北川、安县、江油四县(市)的中、高山地区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由于自然环境差异大,动物区系组成复杂,按动物地理分区我市属于东洋界;由于我市又接近于东洋界和古北界交界处,在动物分布的区系组成上同时具有东洋界和古北界的特征。充分体现出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