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与海洋工程用结构钢.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td 资料下载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 wotd 资料下载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 GB 712-200× 《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国家标准项目组 二〇〇八年七月 专业技术资料 GB 712-200×《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1 工作概况 1.1 任务来源 我国船舶产业经历了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发展(60年代初已自主研发成“东风”号万吨轮),九十年代以后快速发展,到目前向高技术含量、大吨位、专业化船舶发展,我国已能自主研发、生产远望号测量船、雪龙号科考船以及30万吨油轮、大型散装货轮、装载万箱的大型集装箱船及LNG船等各种技术先进的大型船舶,使我国已济身世界造船大国行列,正向世界造船强国迈进。 近年来,因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对矿石、石油等资源的大量需求,国际航运界得到加快发展,新船订单不断增加,我国2010年的新船订单达1.3亿载重吨,已排在世界第一。随着新船订单的持续增加,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的需求数量和质量都快速增长。到2010年,我国建造的散货船、油船市场占有率将分别提升到世界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集装箱船市场占有率将接近韩国,LNG船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成为高新技术船舶重要生产国。届时,造船用钢预计达到1000万吨以上;计划建造海洋平台近80座,需海洋平台用高等级系列钢材约160万吨左右,其中,自升式海洋平台的桩腿、悬臂梁、升降齿条机构等需要460MPa~690MPa钢级及690MPa以上钢级的高强度或特厚(最大厚度达到259mm)等专用钢。 与此同时,随着近二十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冶金工业也得到了高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技术进步很快,装备和工艺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国产船舶和海洋工程用钢的品种不断开发、实物质量大幅提升,不仅在产量上,而且在质量上已能够基本满足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需要,为我国造船业提供了坚实的钢铁基础。全国已有50余条中厚板生产线,产能达5600万吨,在建、拟建10余套3500mm以上轧机,新增产能约1500万吨,许多条生产线工艺装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至2010年中厚板产能将达到7000万吨。从以前大量使用的一般强度级A、B、D和高强度级AH32、AH36、DH32、DH36发展到E、EH32、EH36,直至高强度级的AH40、DH40、EH40、FH40和超高强度钢级的420、460、500、550钢级,甚至有更高强度要求和-196℃冲击试验的特殊船钢(LNG船)。以鞍钢为例:鞍钢的船板产量逐年大幅度提高,2003年销售32万吨,2004年销售70万吨,2005年销售87万吨,2006年销售约110万吨,2007年销售约170万吨,约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0%左右。船钢等级也由1994年开始CCS认可时的A、B、D、AH32、AH36、DH32、DH36,发展到目前FH550钢级取得九国船级社认可,低温压力容器用9%Ni钢板也取得了CCS、LR、DNV船级社和容标委认可。 我国船钢出口也在逐年增加,主要出口对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国--韩国的现代、三星、大宇以及STX等企业,部分出口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GB/T 712-2000《船体用结构钢》国家标准实施的几年来,对当时的船钢发展和钢厂工艺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但因船东委托船级社对船舶进行监造,船钢均需通过船级社认可,按船规交货及验收,所以,执行国家标准的船用钢材的量较小。按国家标准体系和标准要充分反映出钢厂在船钢方面的科研成果,并使之快速商品化,及提高产品实物质量,与国外先进标准接轨、促进技术进步,根据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钢标委[2008]01号《关于下达全国钢标委2008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安排(第70项 计划编Q-605),将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712-2000《船体用结构钢》修订为强制性国家标准--GB 712-200×《船体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 从当今国际上高强度、超高强度船钢发展看,普遍采用低碳含量(低碳当量),微合金化,控轧控冷、热处理等工艺技术路线。微合金元素的加入不但能起到提高强度,补偿降低碳含量所带来的强度损失,同时他们对提高钢材的焊接性能、力学和工艺性能。从我国钢厂装备和技术水平来看,能够达到高强度、高韧性、高焊接性能,以及厚度方向性能等要求。因此,此次修订GB/T 712,等同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各国船级社规范)、引用国家基础标准,纳入高强度、超高强度的新钢级,技术水平比原标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使本标准能够满足新型现代化大型船舶的设计和建造要求,并能促进我国生产船钢实物质量稳定提高和达到国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fnz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