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五溪流域盘瓠庙时空分布的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溪流域盘瓠庙时空分布的研究

五溪流域盘瓠庙时空分布的研究   摘 要: 五溪流域盘瓠庙是盘瓠信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实体化空间呈现。盘瓠庙的修建经历了从抽象的信仰阶段到设坛祭祀再到筑庙祭祀的发展过程。至明时盘瓠庙已广泛分布于五溪地区,尤以湘西苗族聚集区为密集。五溪流域盘瓠庙时空分布的原因与地理环境因素、信仰人群的增多和分流、深厚的宗教历史传统与宗教心理需求等有着重要的关系,是多层面各动力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五溪流域;盘瓠庙;时空分布   中图分类号: B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21X(2017)03-0094-07   一、研究缘起   五溪流域得名于古武陵郡内沅水中上游的五条溪,最早见于《水经注》:“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满溪、酉溪、??溪、辰溪。”其范围包括湘黔渝鄂四省边区50余县市,以湘西州、怀化市为核心地带。这里历史上是苗、巴、僚三大族群共居之地,现有31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后汉书?马援传》:“武陵有五溪,……悉是蛮夷所居,故谓五溪蛮。”旧时由于汉族史官对当地蛮族一时区分不了,就统称为“五溪蛮”。其实,《后汉书》中所言“五溪蛮”并不特指一个民族,而是包括苗族、瑶族、畲族、侗族、仡佬族等各民族的泛称。《梁书》仅载“五溪”有“莫徭”,《隋书》又记“蛮左”与“巴渝”。后叶氏为朱辅《溪蛮丛笑》作序,将“五溪”之民归为5种,多民族并存的格局,始为世人熟知。   从文化上看,五溪流域古属楚巫文化,其东为荆楚文明,西为巴蜀文明的东陲,古风遗韵浓郁神秘。其中,盘瓠信仰就是五溪流域苗、??、畲等少数民族的共同信仰,其空间覆盖范围,曾遍及中国南方的很多地方。至今,五溪之地的今湖南湘西、黔东北以及渝、鄂交界的苗区和瑶、畲族聚居区,仍是盘瓠信仰的滥觞之所。《后汉书?马援传》在记述平五溪蛮时注云:“武陵……,皆盘瓠之子孙也。”干宝《晋纪》载:“武陵……盘瓠之后也,杂处五溪之内。”晋《荆州记》载:“沅陵县居西口,有上就,武阳二乡,唯此是盘瓠子孙。”宋朱辅《溪蛮丛笑》云:“五溪之蛮,皆盘瓠种也。”这一地区的苗族,和瑶、畲等民族杂居,千百年来,一直认为自己是盘瓠的后裔,流传着“奶夔爸狗”即辛女和盘瓠的神话传说。   这些少数民族,视盘瓠为自己的祖先,并筑有庙宇加以祭祀。苗民不仅广修盘瓠庙宇以为“阖寨之公祀”,而且不少家宅神庙上也安上盘瓠神位。盘瓠庙,即是这一地区的苗、瑶、畲等民族供奉盘瓠神灵而筑建起来的神圣空间,是举行祭祀盘瓠祖先活动的重要场所。笔者拟通过历史文献、地方志及田野调查,对五溪流域盘瓠庙地理分布状况进行考察,对其时空分布的影响因子及相互作用关系展开分析,对宗教坛庙之于区域社会的影响展开探讨。这是因为,宗教研究不仅需要从宗教学视角分析,更亟需从历史地理学视角科学定位其时空分布的样态,把握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时空动态过程及其原因,对其空间分布、时空效应也应作出科学而非一般描述性的评估。宗教庙宇不仅是供奉具有超自然神灵的神圣而又世俗的空间,和信仰主体进行信仰实践的主要公共场所,还是村落社会关系以及村落社会与国家政权之间的重要纽带,在形塑地方宗教人文图景中具有特殊功能[1]。宗教坛庙地理分布、演变规律及对区域社会影响的探讨,是宗教地理学研究不可忽视的核心命题,尤其是在多民族聚集地区,难度大却十分重要。   对宗教地理的研究,国外始于20世纪20年代,马科斯?韦伯对宗教地理的开拓性研究标志着现代宗教地理学的开始。之后,索弗(D.E.Sopher)的《宗教地理学》(1967)为宗教地理研究内容的确立奠定了基础。80年代,以杰克森为代表的新文化地理学的解释学方法,在延续传统宗教地理学的研究主题的同时,形成了“新”宗教地理学研究议题。① ① 其代表人物Kong提出现代化背景下新宗教地理学可拓展的7大新领域(2001),Peach则认为宗教注定会成为21世纪人文地理研究的新领域,成为人文地理研究中比种族和民族更重要的研究话题(2012)。 国内宗教地理研究在20世纪前半期已零星出现,建国后30年一度消停,于20世纪 80年代末开始复苏。进入21世纪,随着文化旅游热的兴起,更多学者把目光投向这一领域,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国外宗教地理学研究成果的介绍;② ② 如李悦铮的《试论宗教地理学》(《地理研究》,1990)、赵钦和、潘君玉的《宗教地理学引论》(1994),介永强的《历史宗教地理学当议》(2004)、薛熙明、朱?f的《国外宗教地理研究回顾与进展》(2010)等。 二是在探讨我国宗教与地理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宗教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③ ③ 如王衍用的《试论宗教的地理背景》从宗教起源、宗教源地、宗教习俗和教义以及宗教分布四方面论述了宗教与其地理背景的密切关系(1996)、李悦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