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吉祥图案漫谈-(精品课件).ppt

中国民俗吉祥图案漫谈-(精品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民俗吉祥图案漫谈 中国民俗吉祥图案漫谈 中国民俗吉祥图案的发展历史 中国民俗吉祥图案的内容与分类 中国民俗吉祥图案的解构与解读 中国民俗吉祥图案的功能与意义 一、中国民俗吉祥图案的发展历史 “吉祥”两字的组合使用,最早见于《庄子?人世间》:“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唐人成玄英的解释是:“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吉祥的意思就是美好的事情和喜庆的征兆。这与我们今天吉祥图案所指的意思完全相同。 一般认为中国的吉祥图案源于商周,始于秦汉,发育于唐宋,成熟于明清。但事实上在新石器时期的器皿上已经出现。 河姆渡文化“双鸟舁日图” (距今6000—8000年) 西安半坡的“人面鱼” (距今6000年左右) 辽宁红山文化“猪首龙” (距今6000—7000年) 良渚文化的神兽 (距今4000—5000年) 商周时期的吉祥图案主要反映在青铜器上,出现了许多以人物、动物、植物以及云纹、雷纹等造型的吉祥图案,其中以饕餮最为著名。 饕餮纹 商代龙虎尊、人面饰方鼎 秦汉以后,吉祥图案逐渐丰富,除了青铜器外,各类生活器皿上也出现了大量的吉祥图案,最突出的是铜镜背面的图案。 南北朝时期剪纸艺术的出现,为民俗吉祥图案走进百姓家庭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1959年至1966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地区的三座南北朝墓葬中先后出土了五幅剪纸,从其造型来看技巧已相当成熟。 从各种史料和实物的情况来看,唐宋以后,民俗吉祥图案的纹样和运用已经跟我们今天差不多,我们今天经常使用的一些传统吉祥图案在当时都已经出现。尤其是明清时期,其品种的丰富程度、使用的频繁程度甚至都超过我们今天。比如表现民俗吉祥图案最主要的品种剪纸、刺绣和年画,我们今天都已经到了需要抢救和保护的地步。当然最近几年,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民俗吉祥图案、传统吉祥物正得到逐步的恢复,重新走入寻常百姓家,而且势头相当迅猛。 二、中国民俗吉祥图案的内容与分类 民俗吉祥图案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分类,但总的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求吉类 其目的是祈求生活的幸福美满,包括人丁兴旺、生活富裕、健康长寿、子女成才、家庭和睦等等。代表作品如喜鹊登梅、鸳鸯戏水、吉祥(鸡羊)如意、龙凤呈祥、五子登科、吉庆(击磬)有余(鱼)、福(蝠)自天来、祝(竹)报平(瓶)安、太平有象、金玉满堂、五福临门、鹏程万里、一帆风顺、松鹤延年、鸾凤和鸣、青云直上、凤栖梧桐、连生贵子等等。 富贵平安 天官赐福 鱼戏莲 连年有余 (二)避祸类 希望通过吉祥图案达到镇妖辟邪、消除灾祸的目的。如钟馗啖鬼、吕祖降妖、艾虎辟邪、葫芦收毒、门神、八卦图、雄鸡食蜈蚣、张天师捉鬼等等,包含了较多的原始思维。 如福建、广东地区民众遇家有小孩遭受惊吓生病,剪四个小人和一匹飞马,与纸钱等物一并供献神前,或摆放桥头路口,以禳除灾祸。出现日食现象时,广东佛山民间制作《蟾蜍食日图》,一边诅咒蟾蜍,一边烧掉图样。同时把家中铜盆器皿等一切能敲响之物,一齐敲打,目的是把蟾蜍吓跑,吐出太阳来。 抓髻娃娃 “抓髻娃娃”,又称拉手娃娃、瓜子娃娃,其形象是叉开双腿,头梳双髻,或头顶双鸡,或头戴人胜(男根)双手举鸟,或一手举鸟一手举兔。驱邪治病的叫“送病娃娃”,受惊招魂的叫“招魂娃娃”;婚娶时剪阴阳两性纸人贴在洞房作为喜花,叫“喜娃娃”。陕北民谚:“天不怕,地不怕,单怕瓜子娃娃一把叉。”把他们贴在门楣上用来辟邪,保佑全家平安,是威力无边、无所不能的保护神 门神 各地门神 镇邪神兽——辟邪 镇邪的狮子、老虎 钟馗镇鬼 张天师 扫晴娘 太极八卦图 八卦,用“-”和“--”符号组成。名称是:乾、坤、震、巽、 坎、 离、艮、 兑。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 太极图以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图案,俗称阴阳鱼。意为派生万物的本源。 太极和八卦组合太极八卦图,道家认为,太极八卦意为神通广大,镇慑邪恶。 五毒葫芦与艾虎葫芦 蚕猫 三、中国民俗吉祥图案的解构与解读 民俗吉祥图案的创作同其它中国民间艺术的表现方法一样有其自身独特之处,它不遵循透视学近大远小的法则,不受解剖学结构和比例关系的制约,也不追求自然色光的真实感。而是在生活感受和感情的驱使下,直觉、意念和想象在创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他怎么想就怎么画,认为怎么美就怎么表现,似乎完全出于“无法”,但也正是在这种“无法”的感情释放中却充分流露出浓烈的原始趣味和稚拙美感,让人感到质朴、清新、放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夏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