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职业病培训(2013.4).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防治职业病培训(2013.4)

尘肺病人的肺标本 三、防范措施 ★防尘是关键。改革生产工艺、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维护检修等综合性防尘措施。 ★防护是手段。定期监测空气中粉尘浓度并改进, 凡有活动性肺内外结核,呼吸道疾病患者, 不宜矽尘工作。 ★加强员工定期体检,包括X线胸片。 ★矽肺患者采取综合措施,脱离粉尘作业环境, 加强营养和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和并发症。 ★餐饮:多吃滋养肺阴化痰的食品或药物, 如猪血鸭血、梨、木耳蘑菇等,生活清淡一点。 四、生产性粉尘危害的预防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完全可以预防 国家颁布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总结出 → “革、水、密、风、护、管、查、教”八字经验,取得很大成就。 (1)革(技术革新) 改革工艺、革新生产设备 防目粉尘危害的根本方法 (2)水(湿式作业) 控制粉尘扩散 (3)密(密闭尘源) 防止粉尘外逸/飞扬 (4)风(通风除尘) 使含尘空气按设计方向自然排出 (5)护(个人防护) 戴防尘口罩、送风头盔、穿防尘服 (6)管(加强管理) 从组织制度上保证防尘工作经常化。 《职业病防治法》 《尘肺病防治条例》 (7)查 加强对粉尘作业工人的健康检查 加强对生产环境粉尘浓度检测、监督检查 (8)教(宣传教育) 法律法规 了解粉尘危害 尘肺病防治基本知识 尘肺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关键 → 防尘/降尘 (二)高温   高温作业是指: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北京地区为30℃)2℃或2℃以上的作业(含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0℃地区的露天作业,不含矿井下作业)。    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是指近十年本地区气象台正式记录每年最热月,每月每日13~14点的气温平均值。 常见的高温作业有哪些   根据工作地点气象条件的特点,医学上将高温作业分为三种类型:   高温强辐射作业: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等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等车间,陶瓷、搪瓷、砖瓦等工业的炉窑车间等。   高温高湿作业:见于印染、缫丝、造纸等工业中液体加热或蒸煮时,潮湿的深矿井内等。温热环境蒸发散热更为困难,易发生中暑。   夏季露天作业:夏季农业劳动、建筑、搬运、露天交通管理等作业。 高温作业时,人体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这些变化在一定限度范围内是适应性反应,但如超过范围,则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病变。 1.对循环系统的影响。高温作业时,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使血液浓缩,造成心脏活动增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血管负担增加。 2.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高温对唾液分泌有抑制作用。使胃液分泌减少,胃蠕动减慢,造成食欲不振;大量出汗和氯化物的丧失,使胃液酸度降低,易造成消化不良。此外,高温可使小肠的运动减慢,形成其他胃肠道疾病。 3.对泌尿系统的影响。高温下,人体的大部分体液由汗腺排出,经肾脏排出的水盐量大大减少,使尿液浓缩,肾脏负担加重。 4.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在高温及热辐射作用下,肌肉的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大脑反应速度及注意力降低。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41-2002 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1、轻症中暑 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2、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2.1 热射病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2.2 热痉挛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2.3 热衰竭 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2006年7月3日晚,位于福州马尾的福建长隆纺织厂女工刘运芳晕倒在车间内,抢救无效第二天死亡。医生说,刘是因中暑死的。 福建长隆纺织厂车间 ?高温防护措施 (一)技术措施? (1)采用局部或全面机械通风或强制送入冷风来降低作业环境温度。? (2)在高温作业厂房,修建隔离操作室,向室内送冷风或安装空调。? (3)进行工艺改革,实现远距离自动化操作。? (4)按照《高温作业分级》以(GB/T?4200--1997)

文档评论(0)

celkhn03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