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道”与“周行”考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道”与“周行”考辨   【摘要】本文从娄先生的文章中受到启发,在前人各方资料的基础上,对《诗经》中的“周道”与“周行”进行了再次研究。分别分析“周”、“道”、“行”的字义在历史上的源流演变,并结合它们在《诗经》中的出现情况及其在同时代的文献中的运用情况,提出自己对“周道”“周行”释义的看法。   【关键词】周道;周行;诗经   近日拜读娄可树先生的《“周道”“周行”作何解》(《咬文嚼字》2005年第3期),娄先生文中对《诗经?小雅?大东》中“周道”、“周行”意义的解释观点颇新。娄先生认为《大东》中“‘佻佻公子,行彼周行’,‘周道如砒,其直如矢’”的“周道”与“周行”,不应该如贾兴安在《道路赋》(《随笔》2004年第2期)一文里解释为“周王室主持修筑的通往各地的道路”,而应该解释为大路。娄先生提出“周”应当为“通达”义,不应当训为周朝。然而,娄先生训“周道”、“周行”仅参考了《文心雕龙?体性》与《诗经》中的例句,较少参照古书古注,不免令人心生是否夹杂主观臆断的疑惑,虽然“诗无达诂”,但对字句的深入探究却是解读《诗经》的重要途径。故笔者对《诗经》中“周道”、“周行”含义的含义作深入探析。   一   《诗经》中“周行”共出现三次,“周道”出现五次。而将历代注家对“周行”与“周道”的注解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而“周道”的释义基本上解释为“大道、大路”。“周行”的释义较多样,其历代注解主要可以分以下几类:   一为大路、大道。朱熹在《诗集传》:“周行,大道也。古者于旅也语,故欲于此闻其言也。”   二为周之列位,郑玄:“周行,周之列位也。好,犹善也。人有以德善我者,我则置之于周之列位。”   三为至美之道,《毛诗注疏》:“我有嘉善之宾,则??之鼓其瑟而吹其笙……燕食以享之,瑟笙以乐之,币帛以将之,故嘉宾皆爱好我以敬宾,如是乃输诚矣,示我以先王至美之道也。”①   四为苏辙《诗集传》中说:“周,忠信也。鹿食于野,无所畏忌,则悠然自得,……我有嘉宾,而礼乐以燕之,从容以尽其欢,使其自得如鹿之食苹,则夫思以忠信之道示我矣。”②   而历来诸家也没有对“周道”与“周行”作出明确的区分――在《诗经》中,两者究竟是同义互换关系,还是词义包含关系?本文就在下文中尝试探讨这些问题。   二   《说文?口部》称:“周,密也。从用,口。“段玉裁申之曰:“善用其口则密,不密者皆由于口。”   郭沫若先生1933年所写的《卜辞通纂》中提出“周”的本义应当为“象田中有种植之形”。③黎汉鸿先生在《郭释周字疏证―《古代汉语》教学札记之四》③对这一说法从“周字和畴字的关系”,及“周朝得名之由”两个角度做了进一步的论证。④在此不作赘述。   据李恩江先生研究,甲骨文中,“周”字一般用作方国名。金文中,“周”字也大抵用为名词字,比如“宗周”、“成周”等。周法高在《说文诂林》中说:“因周为农业社会,以后稷为祖,故造字象田中有植物以表之,纵横者,阡陌之象也。”据此,笔者认为《说文》段注及苏辙《诗集传》等从“人言、忠信”的角度,对“周”字的解释均是将“口”由区别符号理解为表义的形旁造成后人误解。   此外,“周”在《诗经》中共出现53例,除去我们需要讨论的“周道、周行”的“周”,笔者对余下的46个“周”字的意义做了一个统计,如下表:   周王室、周朝、周国 曲折,引申为   环绕、周围 密 人名 地名 通假   30 1 1 7 6 1   由表可见,“周”的含义在《诗经》中多指周王室,当然也有本义“密”或“曲折、周围”、人名、地名等意义的句例,但是后者一般在上下文语境中能够较明显地辨别出来,如:“有?m之杜,生于道周”(周围或旁边);“周公之孙,庄公之子,龙旗承祀,六辔耳耳”(人名)。而有的观点特意将“周”训为“通达”等意义,以便表示“周”非特指周王室,笔者以为是曲意附会之迹明显,而以“道”与国名相结合的例子,在《诗经》中并非仅有“周道”。   (1)在《诗经?南山》中也有“鲁道”的用法: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   (2)“夫齐、楚道远而望大,不可以困往。”(《国语》)⑤   (3)“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委貌,周道也。章甫,殷道也。毋追,夏后氏之道也。”(《仪礼》)⑥   可见将作为国名与道相结合,是先秦较为常见的用法。因此,笔者认为“周道”与“周行”的“周”应当训为“周朝”。   三   《康熙字典?酉集下??u部》中罗列了“道”在十种古辞书中的十四种解释,能够运用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除去特定结构(如地名)外,尚有道路、言说、引导等含义,及至《广韵》中为“道”的抽象意义做了注解:“理也,?\妙皆道也,合三才?f物共由者也。《易??M?o》一?一?之?^道。”⑦   道的金文字形为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