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史复习题填空题已记.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制史复习题填空题已记

中国法制史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一(夏商的法律制?度) 第一章?? 夏商的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首次制定赎刑?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2、相传夏桀时,曾把商汤“囚之(??? )”。 A圜土??????? B钧台 C夏台??????? D囹圄 3、炮烙之刑出现?于(? )。 A夏朝?????????? B西周 C春秋????????? D商朝 4、商朝在实行父?死子继的继承?制度后,又逐渐实行了?(?? )。 A嫡长继承制????????????? B兄终弟及 C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并行?????????? D诸子均分 5、商朝刑法的总?称是(?? )。 A九刑??????? B禹刑 C宫刑???????? D汤刑 6、把犯罪者晒成?肉干的刑罚称?作(??? )。 A脯??????? B醢 C墨??????? D劓 二、填空题 1、奴隶制的五刑?,即(???? )、(?????? )、(????? )、(??? )、(?????? )在商代已较通?行。 2、传说中夏朝法?律的总称是(? )。 三、问答题: 1、简述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A C D A D A 二、填空题: 1、墨劓膑宫大辟?2、禹刑 三、问答题: (1)中国法律产生?于古代中国的?特殊历史环境?中,它的法律起源?具有独自的特?点,即实行礼(原始的秩序)法结合。 (2)中国法律在形?成时具有早熟?性。 (3)中国法律在形?成时带有维护?专制王权的特?点。 (4)因自然经济的?稳固,商品经济不发?达,加之过早确立?君主专制制度?(“兵刑合一”)以及礼的规范?的发展,使中国法律在?形成时,就带有刑事法?规发达而民事?法规相对落后?的特点。 (5)由于夏代提早?跨入阶级社会?,奴隶制未能充?分发展,所以,它的法律在形?成时带有氏族?社会的浓厚色?彩,以及贵族宗法?统治的显著特?点。即带有血缘、婚姻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法制史配?套复习及答案?二(西周的法律制?度) 第二章 西周的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 周穆王曾命()依照夏朝的赎?刑作《吕刑》。 A子产??????? B吕侯 C邓析??????? D 赵鞅 2、 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 A明德慎罚?????? B法令由一统? C德刑并用?????? D 天命、天罚 3、西周时期,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关为()。 A大司寇????? B小司寇 C士师?????? D乡士 4、西周时期,起诉要缴纳诉?讼费,民事案件要交?()。 A质剂?????????? B傅别 C束矢????????? D钧金 二、多项选择题 1、西周的买卖契?约和借贷契约?分别叫做( )。 A 傅别???????? B 朋 C 质剂??????? D 锾 2、西周的法律形?式的有()。 A 誓???????? B礼 C遗训??????? D殷彝 3、“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是西周定罪量?刑原则之一,其中“耄”、 “ 悼” 分别指()。 A7岁以下孩?童??????????? B 80岁以上老?人 C 100岁以上?老人?????????? D16岁以下?孩童 4、“以五声听狱讼?”中的“五听”,包括有( )。 A辞听??????? B耳听 C气听???????? D色听 5、西周的司法机?关的有()。 A大司寇??????? B小司寇 C乡士???????? D遂士 6、西周的“三不去”指()。 A有所娶无所?归,不去????????? B与更三年丧?,不去 C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D生子传宗接?代,不去 三、名词解释 1、明德慎罚 2、五听 3、“三宥之法” 4、圜土之制 5、“嘉石”之制 四、问答题 1、试述西周刑法?原则。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B A A C 二、多项选择题 1、AC 2、ABCD 3、AB 4、ABCD 5、ABCD 6、ABC 三、名词解释 1、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周统治者意识?到神权不能维?持其统治,提出了“以德配天”和“敬德保民”的思想。在立法指导思?想进一步提出?“明德慎罚”。所谓“明德”就是尚德。提倡德教,对犯罪者施以?宽缓的政策;所谓的“慎罚”,就是对刑罚的?适用采取审慎?的政策 2、五听审判方式?是区别于神判?的先进方式,是西周将犯罪?心理学的观点?运用到审判实?践中形成了一?种审判方式。包括有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五种形式?。“五听”反映出周人在?讯问方法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犯罪心理学?方面的认识达?到了一定水平?。 3.“壹宥曰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曰遗忘。”据此可知,“三宥”是指要宽大处?理的三种情况?,包括因不了解?情况而导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