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省不可移动文物结构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的影响因素分析
山西省不可移动文物结构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本文运用数理统计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山西省939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不可移动文物的级别结构、类型结构、市域分布、空间分布类型、空间聚集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不可移动文物级别结构较为均匀,类型结构为集聚阶梯性,空间分布类型多为凝聚型,空间聚集性强。此外,山西省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区的空间分布同本省的地形地貌、文化历史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因素有较强的相关性。
【关键词】山西省 不可移动文物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一、引言
人类几千年文明给我们留下灿若星河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等不可移动文物,是先人在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上的具体遗产或遗址,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多方面领域,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1][2]。山西作为中国的文物大省,素有“地上文物看山西”之美誉。不可移动文物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是研究保护不可移动文物的前期条件和基础。
本文以山西省939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不可移动文物为研究对象,从级别结构、类型结构、市域分布、空间分布等方面,详细分析山西省不可移动文物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所涉及的山西省不可移动文物的数据分别来源于国家文物局(http:///)和山西省文物局(http:///)。首先,利用数理统计法分析山西省不可移动文物的级别和类型的结构特征,并总结归纳数量分布特点。其次,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中的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等工具,对山西省不可移动文物的空间结构、空间聚集性等特征进行研究,探讨地理空间分布规律。最后,分析影响山西省不可移动文物分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因素。
二、结构特征
(一)级别结构
不可移动文物在保护级别上可以分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世界级”称为“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的组成部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根据《世界遗产公约》选定。截至2016年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世界遗产有1052处,我国有50处,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包括35处世界文化遗产。山西省的世界文化遗产有3处,分别为五台山佛教建筑群、云冈石窟和平遥古城。“国家级”则称为“中国国家级文保单位”,是国家文物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依据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对不可移动文物所实施的最高保护级别,由国务院核定公布。截至2016年底,国务院公布了7批全国重点文物不可移动文物,总数4295处。山西作为文物大省,拥有国家级不可移动文物452处,位居全国第一。“省级”“市级”和“县级”则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山西省级文保单位有487处。
(二)类型结构
根据国家文物局和山西省文物局对国家文保的分类与命名方法,不可移动文物分为五类: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石窟石刻及其他。
山西是全国地上文物最丰富的大省,其中古建筑最多,现存18418处,位居全国首位。国家级、省级古建筑则有597处,占总量的63.58%,世界遗产五台山佛教建筑群和平遥古城就属于此类,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称山西为“全国古建筑的宝库”。古遗址有144处,位居第二,约占15.34%,山西丁村遗址为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地下文物古墓葬只有75处,占7.99%。详情如表1所示。
(三)空间分布特征
1.市域分布特征
山西拥有11个市级行政区,从不可移动文物空间分布数量看,可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为运城,拥有167处不可移动文物,占全省总数的17.84%,位居榜首。第二等级为长治、临汾、晋城和晋中,拥有不可移动文物数量100处左右,分别为129处、112处、101处和99处,分别占全省总数的13.78%、11.97%、10.79%和10.58%,在平均值以上。第三等级为吕梁、大同、忻州和太原市等,拥有数量较少,分别占全省总数的8.76%、8.33%、8.12%、5.66%。第四等级为朔州和阳泉,分别有23处和16处不可移动文物,只占全省总数的2.46%和1.71%,位居榜尾。这表明山西不可移动文物在市域分布上极不平衡,详情如表2所示。
从不可移动文物的市域密度分布角度分析,11个市域的平均密度为每一万平方千米有59.6处。如表2所示,点密度分布呈集聚阶梯特征,可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为运城和晋城,点密度约为平均值的2倍;第二等级为长治和太原,高于平均值;第三等级为晋中、大同和临汾,接近平均值;第四等级为吕梁、阳泉、忻州和朔州,远低于平均值。
由于山西省各市域面积差异大,不可移动文物在市域的数量分布和点密度分布具有一定差异。晋城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分布虽较多,但面积较小,点密度更高;运城、晋中、长治、大同等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奇普 KIP 7170 工程复印机中文维修手册 维护手册 维修资料.pdf VIP
- 建工三建脚手架外架搭设标准文明施工图集.ppt VIP
- 心脑血管病健康宣讲课件.pptx VIP
- 税务发票管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STEMI患者的急诊救治.pdf
- 重庆专升本数学2014-2025年真题试卷及答案汇总.docx VIP
- 2025年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护理学)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完整版)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有答案)2021.docx
- 化学高考命题方向与复习策略(夏建华).ppt VIP
- 半导体级四氯化铪的制备方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