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剂量药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物剂量药效

第5节 合理用药原则 1.明确诊断,明确用药目的 2.制订详细的用药方案 3.及时完善用药方案 4.少而精和个体化:原则上应“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 思考练习题 1.临床药理学的药效学研究不正确的叙述是( ) A 研究药物对人体的影响 B 确定人体用药剂量 C 人体仅指病人体 D 研究药物作用的临床效应 E 观察剂量、疗程、给药途径对疗效的影响 2.药物作用“量”的概念包括( ) A药物作用机制 B药物作用 C药物作用强度和时间 D药物相互作用 E 机体和环境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思考练习题 3.能通过肝脏机制抑制药物强度的疾病因素是( ) A 肝实质细胞受损 B 休克和心衰 C 肺部急性呼吸障碍 D 慢性低血氧症 E慢性肾功能衰竭 4.非时效曲线参数是( ) A 曲线的斜率 B 起效时间 C最大效应时间 D 疗效维持时间 E 作用残留时间 5.影响药效的非药物因素是( ) A.剂量 B.剂型 C.制药工艺 D.复方制剂 E.给药途径 思考练习题 6.不属于量反应量效曲线的参数是( ) A 最小有效量 B最大效应 C效价强度 D 曲线数值变异程度 E半数中毒量 7( )药物蓄积和作用蓄积是不同的概念 8( )药物每日总剂量,比血药浓度更能反映药理效应 9( )相同剂量的药物在体内产生不同血药浓度,其原因仅仅是个体差异 10( ) 受体下调在临床上可能引起耐药性,受体上调在临床上可能引起反跳现象。 答案 1 C 2C 3A 4A 5E 6D 7X 8x 9 X 10√ 受体部分激动药 部分激动药(partial agonist): 有些配体的内在活性很小,当没有别的、强大的受体激动药存在时,这种配体与受体结合可激发弱的生理效应,起激动药作用; 但在有别的强激动药存在时,这种配体与受体的结合妨碍了强激动药的作用,因而起了受体拮抗药的作用。 临床用药提示:如果将作用于同一受体的 非竞争性拮抗药 竞争性拮抗药 反向激动药与 拮抗药 在现有的β受体阻断药中有一部分实际上是完全的反向激动药,有的则表现出部分反向激动药的特性。 近年有人认为,苯二氮草类的耐药性、依赖性与停药反应可能与苯二氮蕈受体向R方向移动有关。 反向激动药的发现,既有理论意义,也有临床实践方面的重要性。 β-肾上腺受体和苯二氮草受体存在两种状态的构型:大部分处于非激活状态R,小部分处于易激活状态R* ,一般情况下而R与R*两者处于动态平衡。 这类受体有三类配体: 激动药:能与R* 结合,还使R*的稳定性增强,从而使动态平衡向R*方向移动; 反向激动药:与R结合,促使动态平衡向R方向移动,使R数目增多,而R*数目减少;实际起了拮抗药的作用; 拮抗药:R和R *的亲和力相同,能同等拮抗激动药和反向激动药的作用。 反向激动药 反向激动药(inverse agonist):。 配体(药)与受体结合之后可引起受体的构型向非激活状态方向转变,因而激起与原来激动药相反的生理效应。 非激活状态 易激活状态 激动药 R* R 反向激动药 对R的亲和力很高 R 受体的调节 --受体数量、亲和力、内在活性发生改变。 影响因素:受体分子结构;构型修饰;细胞膜流动性改变;G蛋白变化等 受体脱敏:长期使用一种激动药,受体对激动药的敏感性降低。 受体增敏:长期使用一种拮抗药导致受体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增高 受体上调:受体数量(或密度)增加 受体下调:受体数量(或密度)减少 受体脱敏 可能的机制: ①受体发生可逆性的修饰或构象变化,最常见的是受体被磷酸化,由此产生与G蛋白脱偶联等现象; ②膜受体与激动药结合后的复合物被内吞(intemalization),进入胞浆,膜上受体数目减少; ③受体数目下调(down regulation),这可能由于受体降解加速,也可能由于受体生成减少所致; ④在G蛋白偶联型受体:还可能由于G蛋白降解增多,表达减少等原因而致G蛋白减少。 储备受体与沉默受体 储备受体 (spare receptors):某些药物只需与一部分受体结合即可发挥最大效应,多余的受体称为储备受体。 占领更多的受体并不能导致更强的效应。 在因发生非可逆性结合或其它原因而丧失一部分受体时,并不总会立即影响最大效应。 拮抗药必须完全占领储备受体才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