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滨江明珠——记芜湖改革开 放的发展与成就.pptVIP

滨江明珠——记芜湖改革开 放的发展与成就.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滨江明珠——记芜湖改革开 放的发展与成就

* 地理环境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中心地理座标为东经119度21分、北纬31度20 分。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浩浩长江自城西南向东北缓缓流过,青弋江自东南向西北,穿城而过,汇入长江。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皖江(即长江)与青弋江的交汇口。   芜湖是一座滨江山水园林城市。芜湖山峦叠嶂,湖泊纵横,襟江带河,风光秀丽,地势南高北低,平原丘陵皆备,地形呈不规则长条状。有“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之美誉。山体面积占总面积的20.5%。境内有各类湖泊3000多个,平原丘陵皆备,河湖水网密布,青弋江、水阳江、漳河贯穿境内,黑沙湖、龙窝湖、奎湖散布其间。 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4.4%。芜湖四季分明,空气质量较好,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报告,芜湖空气质量位居109个重点城市第10位,是一个适宜人居的生态之城。芜湖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有6家4A级景区。    芜湖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6℃,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年降雨量1200毫米,无霜期每年达219-240天。 城市兴起    芜湖市是建国后在原芜湖县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史料记载和北京大学历史地理专业师生的研究,芜湖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城址经历了几次变迁与扩大的过程。    芜湖市最早的故址名鸠兹,在今市东南约四十里的水阳江南岸。《左传》:“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0)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此处记叙的衡山是当涂县东北面的横山。而鸠兹城址则位于水阳江南岸一带侵蚀残丘向北延伸的尽头。由此往西地势低平,多为湖塘沼泽地区, 因湖沼草丛,鸠鸟云集,而得名鸠兹。在鸠兹附近有一长形湖泊因“蓄水不深而生芜藻”,故得名芜湖。 明万历三年(1575)芜湖再次筑城,大部分与宋城重合。 清代200多年间(1876年以前),芜湖商业同手工业不断发展,成为新兴的工商业城市,沿青弋江到江口形成商业中心地带,号称“十里长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芜湖因交通位置和经济条件重要而成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据点之一。光绪二年(1876)中英烟台条约将芜湖列为通商口岸之一。 开埠通商以后,由于地理、经济条件和李鸿章为代表的官僚买办采取政治手段等,使米商云集芜湖开设米号,米市中心遂由镇江迁来芜湖,并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无锡、长沙、九江、芜湖)。每年“经芜湖输出之米粮数五六百万石至一千万石”,有“堆则如山,销则如江”之说。同时官僚买办资本及民族资本开办了“裕中纱厂”、“明远电厂”、“益新面粉厂”等新式工厂及其它一些小工厂,后因帝国主义侵略、压榨加剧等原因大都被迫停办、倒闭。由于经济的畸形发展,老城区与外国租界之间的大片空地辟为新的街道,使市区进一步扩大。人口由1745年的1万多人增加到1915年的10万多人。 1949年4月芜湖市获得解放。几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全市人民的努力下,芜湖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性的畸形发展的消费性城市,改造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城 市。 芜湖“三刀三画”: 芜湖传统特产“三刀三画”, “芜湖铁画” 、“堆漆画”、“通草画”。其中芜湖铁画“堆漆画”,“通草画”是十分珍贵的手工艺品,现在已经十分难得一见。“ 三刀”是指“剪刀”、“菜刀”、“剃刀”。“三刀”为芜湖市的传统产品。剪刀生产始于明末清初,做工精细讲究,为全国三大名牌剪刀(即芜湖赵云生剪刀、杭州张小泉剪刀、北京王麻子剪刀)之一。其中,杭州“张小泉”剪刀,也是师出芜湖(张小泉,明末安徽黟县会昌乡人。其父张思家,自幼在以“三刀”闻名的芜湖学艺。小泉在父亲的悉心指教和实践中,也练就了一手制剪的好手艺。),可以说芜湖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剪刀之乡”。厨刀处理后可做到一刀三用,即前部用于片,中部用于切,后部用于剁。芜湖剃刀,式样美观大方,刀口锋利,耐磨经用,轻便灵活。 芜湖瓜子: 1981年由年广九首创于有“瓜子城”美称的芜湖,傻子瓜子种类繁多,有西瓜子、白瓜子、葵花子等多个品种,制作工艺也因季节而不同,口味更是融大江南北众家之所长。傻子瓜子个个颗粒饱满,易嗑耐嚼,味美香浓,久食不厌。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芜湖变化最大、发展最快的三十年 以财政收入为例,芜湖相当长的时间是“烟”财政,香烟税收占到整个财政收入的70%,多的时候达80%。“烟厂打喷嚏,全城都感冒!”就是到1997年,烟税仍占整个财政收入的41%,到2008年,只占19.5%了。 改革开放初期,芜湖出了个年广九,把瓜子生意做到了全国,人称芜湖为瓜子城,但瓜子只占地方总量的百分之一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