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 A.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建立学位制度;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改革大学招生和分配制度;扩大办学自主权;成人高等教育规模大;中外大学加强交流。 B.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C.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高等教育的发展 小节 ⑴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 1976年,文革结束,十年的浩劫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人才断层,邓小平对此忧心忡忡,1977年5月的一天,还没恢复工作的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科学技术这么落后怎么行?” 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 三、教育事业的发展 ㈠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1、教育界拨乱反正 时间:文革后 标志:恢复高考 2、教育体制改革 ⑴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 三、教育事业的发展 ㈠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1、教育界拨乱反正 时间:文革后 标志:恢复高考 2、教育体制改革 ⑴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 ⑵1987年十三大 教育成为优先发展的目标 3、科教兴国战略(1995)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提出时间:1995年 3、科教兴国战略(1995) ⑴背景: ⑵意义: 教育在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是应对时代挑战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㈡教育事业突飞猛进 1、原因: 2、成就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⑴教育立法进步较大 20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立法取得较大进展,初步建立起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从1993年到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相继通过并颁行。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02年1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这些法律的制定,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使教育纳入“依法治教”的轨道。 ㈡教育事业突飞猛进 1、原因: 2、成就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⑴教育立法进步较大 ⑵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 ⑶中等教育实行普教、职教并举。 ⑷改革高校教育体制 邓小平同志为“希望工程”题词(1990年9月5日) 她就是苏明娟,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她和许许多多的贫困山区的孩子一样无钱上学,那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热心于希望工程事业的人。多年来苏明娟和所有接受希望工程捐助的学子一样,受到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爱,从而顺利地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业。她学习勤奋努力, 顺利地考入安徽大学。 正在安徽大学就读的苏明娟(《希望工程宣传画》中的“大眼睛”)2005年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 *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课标 了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阅读思考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教育的措施有哪些?取得哪些成就? 2、“文革”对教育事业有哪些严重冲击和破坏? 3、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兴办 1、新中国文化教育方针: 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2、新中国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内容: 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⑴措施 ①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 刚解放时,我国学龄儿童入学率还不到20%,成人的文盲则高达55%。为此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提出:从1951年开始进行全国规模的识字运动。 新中国扫盲运动徽章(图)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扫除文盲2.03亿,成人文盲率由1949年的80%以上降到了15%以下,青壮年文盲降低5%以下。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摘掉了世界头号“文盲大国”的帽子,从文盲国家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文档评论(0)

OnlyOn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