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诊断与治疗总论.doc

2018年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诊断与治疗总论.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诊断与治疗总论.doc

go 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诊断与治疗 概述 骨骼是晚期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随着抗癌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患者出现骨转移及其骨骼并发病的风险也随之明显增加。骨转移常见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胃癌、肾癌、甲状腺癌、宫颈癌、骨及软组织肉瘤等恶性肿瘤。解放前期恶性肿瘤的骨转移发生率:乳腺癌65%~75%,前列腺癌65%~75%,鼻咽癌67%~75%,肺癌30%~40%,甲状腺癌60%,黑色素瘤14%~45%,肝癌13%~41%,肾癌20%~25%,结直肠癌1%~7%,胃癌13%,其他头颈25%[1~3]。多发性骨髓瘤累及骨骼所致的骨病发生率为70%~95%。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弄清。癌细胞转移至骨骼导致RANK/RANKL系统的平衡破坏,被认为是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破坏的主要发病机制。恶性肿瘤细胞转移到骨骼并释放可溶介质,激活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激活的破骨细胞因子又进一步促时肿瘤细胞分泌骨溶解介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恶性肿瘤骨转移常导致严重的骨骼病变,包括骨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骼病变,包括骨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等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 SRE)。骨转移的骨骼病变及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威胁患者的生存。恶性肿瘤骨转移虽然都是肿瘤疾病晚期,预后差,但合理的治疗对患者任然有积极意义。止痛药治疗、双膦酸盐类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均在骨转移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控制恶性肿瘤骨转移病变,常常需要接受多种方式综合治疗。因此,深入认识恶性肿瘤骨转移病变,综合性治疗骨转移病变,是减少骨转移并发症,减少或避免骨相关事件,是改善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策略。 诊断 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一旦出现骨疼痛、病理性骨折、碱性磷酸酶升高、脊髓压迫或脊神经根压迫、或高钙血症相关症状等临床表现,应进一步检查排除骨转移病变。对于某些高风险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肺癌、鼻咽癌、前列腺癌等中晚恶性肿瘤患者,可考虑把排除骨转移的临床检查作为常规检查项目。骨转移筛查及检查方法主要是依据影像学检查(RM-1)[4-10]。 1、检查方法 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ECT):ECT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初筛诊断方法,但不作为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依据。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转移的敏感为62%-98%,假阴性率3%-8%;特异性66.7%-70%,假阳性33%-40%[4,5]。 X线平片:X线平片检查是确诊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主要方法[4,5]。X线平片早期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性低,仅44%-50%。当骨小梁破坏达50%以上,并且直径达1.0-1.5cm时,才可能形成在X线平片上可见的骨转移灶。X线检查用于骨转移诊断尽管敏感性低,但是有X线检查的影像空间分辨率高,应用范围广泛,操作简便,价格低廉,辐射量比较小,因此X线检查仍然是诊断骨转移的主要检查方法。 CT扫描:CT扫描也是确认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方法,其诊断灵敏度高于X线平片[6]。CT扫描检查可确认藉此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阳性而X线平片阴性患者的骨转移病灶。对于需要骨活检的病灶,CT引导下病变处穿刺活检,可提高了骨转移病灶穿刺活检率部位的准确性及操作的安全性。 MR扫描:MR扫描是目前诊断骨转移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诊断方法,MR扫描诊断骨转移的敏感性为82%~100%特异性为73%~100%[7]。MR扫描灵敏显示骨髓腔内早期转移灶有特殊优势,MR扫描还能准确显示骨转移侵犯部位、范围及周围软组织受累情况。由于影像学检查确认骨转移的可知指标是骨破坏,而MR检查不是判断骨破坏的最可靠方法。因此专家组对MR用于骨转移确认检查存在争议。 PET—CT扫描:PET—CT扫描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 ron emissin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与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相结合的影像学新技术,一次成像既可获得PET图像,又可获得CT图像。PET显像通过检测局部葡萄粮代谢活性变化而发现肿瘤病灶。因此,PET-CT可能较灵敏显示骨髓微转移灶,早期诊断骨转移病变。PET-CT诊断的敏感性62~100%,特异性96~100%[8~10]。PET-CT扫描诊断骨转移及全面评估肿瘤病性有特殊优势,由于检查费用昂贵,因此不推荐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骨活检:组织病理学或细胞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可靠方法。针对可疑骨转移灶,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或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对于未获得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的。 骨代谢生化指标:骨代谢生化指标是近年探索用于骨转移诊断及病情监测的新方法。反映溶骨性骨代谢生化指标:Ⅰ型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