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完整版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动生理学》完整版课件

三、血液循环系统 (一)血液:运动员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总量多于一般人。 (二)循环系统:安静时运动员心肌收缩的力量、幅度以及每搏输出量均大于一般人,但心输出量却略有下降;安静时有训练者心电图 P—R 间期延长;P 波高度降低;R 波高度升高;但 QRS 波时限在 0.05~0.07s 的正常范围内,且无心室内传导缓慢现象。 四、呼吸系统:肺通气机能、通气效率及其调节能力得到改善。 第三节 不同负荷运动时运动效果的生物学特征 一、定量负荷运动时运动效果的生物学特征 1、运动开始阶段机能动员快; 2、运动时能量消耗少,机能反应低,且呈稳定状态; 3、运动结束后的恢复阶段明显缩短。 二、最大负荷运动时运动效果的生物学特征 (一)最大摄氧量、氧脉搏、无氧阈 最大摄氧量、无氧阈和氧脉搏都是反映有氧能力的综合指标。 (二)氧债 高水平运动员在进行最大负荷运动时,其氧债绝对值可达 20L 以上,而一般人最高氧债仅为 5~7L,因此,氧债绝对值可作为评价无氧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 (三)内环境变异时的忍受性 进行衰竭性或最大负荷运动时,人体内产生高额氧债、酸中毒、低血糖及肌肉酸痛等内环境变异的综合反应,因此常导致内环境急剧变化。此时,一般人不能保持原有的运动能力,甚至不能坚持运动,但高水平运动员却能保持较高水平的运动能力。 (四)连续心音现象 机体在从事最大负荷运动时出现连续心音现象。 第四节 影响运动效果的因素 一、运动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 (一)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项目,其运动训练应以增加运动强度为主。 (二)中、长距离运动项目则以增加运动训练频率和持续时间为主。 二、遗传因素 有氧能力遗传力为 93%,乳酸能力为 81%,最大心率为 86%。 三、年龄和性别差异 四、生物节律因素:生物节律是指生物体机能变化的周期性规律。生物节律可按频率的高低,分为高频节律、中频节律及低频节律三种。 第五节 适宜运动量的生理学评价 一、生理指标的检查 如果运动量适宜,晨脉变化不超过 3~4 次/分;血压变化范围不超过 10mmHg;体重减少不超过 0.5kg。如果运动后数天内脉搏、血压持续上升,而体重、肺活量持续下降,则说明运动量过大。 二、运动员的自我感觉和教育学观察 主观感觉是机体对自身机能变化的综合反应,其反应特点与疲劳程度有关。 第十五章 儿童少年、女子的解剖 生理特点及体育教学与训练 第十二章 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身体素质: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及灵敏等机能能力。 二、分类: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及灵敏素质。 三、基础素质:力量素质。 四、综合素质:灵敏素质。 五、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的关系:身体素质是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六、身体素质的特点:身体素质的训练效果是可逆的。停训后身体素质趋于下降,其下降度和程度与训练水平及停训时间有关。训练水平高、停训时间短者,身体素质下降速度缓慢且程度较小;反之,下降速度及程度较大。 第一节 力量素质 一、概念:肌肉收缩对抗或克服阻力的能力。 二、力量素质与其它素质的关系:是其它身体素质的基础,是素质的素质。 三、力量素质的分类 (一)按照肌肉收缩的形式:1、静力性力量; 2、动力性力量。 (二)按照肌肉力量的表现形式及构成成分: 1、绝对力量; 2、相对力量; 3、力量耐力; 4、快速力量。 四、决定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骨骼肌的形态及机能特点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 2、肌肉结缔组织; 3、肌肉长度; 4、肌纤维类型。 (二)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1、中枢神经系统的募集能力:参与收缩的运动单位增多; 2、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改善主动肌、协同肌及对抗肌之间的协调关系。 五、力量训练的原则 (一)超负荷原则;(二)渐增负荷原则; (三)有效运动负荷原则;(四)专门性原则; (五)合理练习顺序原则;(六)系统性原则。 六、影响力量训练效果的因素 (一)运动强度:包括物理负荷强度和生理负荷强度; (二)重复次数:力量练习重复次数决于负荷强度的大小; (三)练习组数:每组力量练习包括一定的重复次数,并在练习结束后间歇休息; (四)间歇时间和间歇方式; (五)运动量:包括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两个因素。 七、力量练习方法 (一)等张练习; (二)等长练习 (三)等动练习: 1、概念:指借助等动练习器进行的练习。 2、特点:运动

文档评论(0)

果冻宝盒601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