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钱钟书围城的互文性解读
钱锺书 《围城》的互文性解读
韩知延
1)
目录
一、文学与学术之间的钱锺书
二、 《围城》中的互文性
三、互文性在 《围城》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文学与学术之间的钱锺书1)
钱锺书所涉及的领域广泛、学识渊博,他的多面性,直到今天,还是有着
说不完的话题。据杨绛回忆 :“他的读书还是出于喜好,只以馋嘴佬贪吃美食,
食肠很大,不择精粗,甜咸杂进。……精微深奥的哲学、美学、文艺理论等大
部著作,他像小儿吃零食那样吃了又吃,厚厚的书一本本渐次吃完诗歌更是他
喜好的读物。重得拿不动的大字典、辞典、百科全书等,他不仅挨着字母逐条
细读,见了新版本,还不嫌其烦地把新条目增补在旧书上。他看书常做些笔
2)
记。” 由于自由多样的读书趣味和习惯,我们之所以如此认识钱锺书区别于他
人,他始终抱持一种自然无为而快乐的姿态,也决定了钱锺书独特的思考方
式,他的文学观、学术观,乃至人生观和世界观,正是因为他的文学创作、学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课程 ad2039@hanmail.net
1) 至于人名问题,由于汉字简化的缘故,普遍使用“钱钟书”,但名字中的“钟”字的繁体字
和简体字仍然混用。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引用文献时,本文按照个别著作和文章中的人
名标记,此外一律使用“钱锺书”,也出于对钱锺书的尊重。
2) 杨绛 :《记钱锺书与围城》,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2-33页。
252韓中言語文化硏究第27輯
ㆍ
术研究,就带有“跨”的特点。钱锺书的文学创作 《写在人生边上》 (1941)、
《人ㆍ兽ㆍ鬼》 (1946)、 《围城》 (1947),以及诗作 《槐聚诗存》 (1995)
中,既有学术研究的思想轨迹,又有语言的幽默风趣,文笔精炼而见解深刻,
令人回味不已;而钱锺书的学术著作 《谈艺录》 (1948)、 《宋诗选注》
(1958)、 《管锥编》 (1979)、 《七缀集》 (1985)和札记 《石语》
(1996)等,古今融合,中西贯通,既有文学创作的自由性,又有学术研究的
严谨与从容,富于生动而机智。
读到钱锺书的文章,也如此多样而有力,他在不同的文本形式中呈现出不
同的文体实践 :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的钱锺书,他的散文随笔和读书札
记,在文笔上自然有厚重的地方,但使这些古已有之的文体,引发读者的深思
和会心的一笑 ;具有欧美留学背景的钱锺书,在小说创作上,以深厚的学养和
敏锐的眼光来审视人生和人性等诸多问题,构成了显著的文学语言特点及比喻
艺术的独特风格,留给人们深思的严肃问题 ;他的学术著作,采用的则是连珠
式的文体和笔记体的古代文体,其文洒脱,趣味隽永,忠实于古代文人的行文
实践,继承了文人传统,实现了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的治学方法。我们可以据
此判断,钱锺书的文体意识是自觉的、多方面的。可见,他在不同的文体意识
中当过小说家、散文家和学者的不同角色,作为文人的气质和想象力,以及作
为学者的风度和渊博学识二者的结合是分不开的,正因为如此,当我们面对钱
3)
锺书及他的文章时,以上之前提不能被忽略。 虽然两者之间存有区别,但可
3) 评论家柯灵认为 :“锺书创作的基调是讽刺。社会、人生、心理、道德的病态,都逃不
出他敏锐的观察力。他那枝魔杖般的笔,又犀利,又机智,又俏皮,汩汩地流泻出无穷
无尽的笑料和幽默,皮里阳秋,包藏着可悲可恨可鄙的内核,冷中有热,热中有冷,喜
剧性和悲剧性难分难解,嘻笑怒骂,‘道是无情却有情’。”“锺书艺术上的成就,和他学
术上的造诣密切相关,涉猎一下他的理论性著作—— 《谈艺录》 《宋诗选注》 《旧文四
篇》 《管锥编》等等,不得不惊诧于他功底的深厚。出入经史,贯通中西,融会今古,
而绝傍前人,匠心独运,自成一家,和他创作上的才华焕发,戛戛独造,互相辉映,各
有千秋。渊博和睿智,正是他成功的秘诀,力量的源泉。只有理知和感情的高度溶合,
高度升华,高度平衡,才能达到这种难以企及的境界。”以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