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技术学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
?
原文地址:教育技术学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作者:魏清华简介
戴维·奥苏贝尔(David P.Ausubel,1918~),1939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学士学位,194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43年获布兰迪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5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后先后在美国伊里诺斯大学教育研究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育学院和安大略教育研究院(OISE)应用心理学系任教,1968年后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任教,曾在该校师范教育部任研究和评价的主管,后来又在该校的研究生院和大学中心工作过。
编辑本段研究成果
奥苏贝尔主要关注学校学习理论的研究,同时在理论医学、临床医学、精神病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等领域也有研究。他曾在美国心理学会、美国教育协会、美国医学协会、全国科学院农业教育部、白宫吸毒问题研究小组、生物学课程研究委员会等组织里参与工作,并在197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奖。他的主要代表著作有:《自我发展与个性失调(Ego Development and the Personality Disorders)》(1952)、《青少年发展的理论与问题(Theory and Problems of Adolescent Development)》(1954、1977,第二版时与人合作)、《儿童发展的理论与问题》(Theory and Problems of Child Development)(1958)、《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Meaningful Verbal Learning)》(1963)、《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Educational Psychology:A Cognitive View)》(1968、1978,第二版时与人合作)、《学校学习:教育心理学导论(SChoo1 Learning:An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69,与人合作)、《心理学与精神障碍(Ego Psychology and Mental Disorder)》(1977,与人合作)。
编辑本段学习中的动机因素
奥苏贝尔认为,许多情感因素和社会因素都对课堂学习有影响,如动机、个性、群体、社会和教师的特征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而只是集中分析奥苏贝尔的动机观。
奥苏贝尔对赫尔驱力还原和斯金纳的反馈的动机效应都持否定的态度。在他看来,动机的作用与相对重要性,取决于学习的类型和学生的发展水平。例如,与机械学习相比,动机对意义学习说来并不那么重要。在意义学习中,学生只需付出较少的努力便可有意义地习得新知识;而机械学习要求强记各种无关联的知识,通过反复练习才能习得,因此要求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否则很可能半途而废。此外,动机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是随学生年龄增长而逐渐递减的,随着学生的认知能力、注意广度和集中注意的能力的增长,学习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且,认知结构的变量在学习中日趋重要。
奥苏贝尔主要关注的是成就动机,即学生试图获取好成绩的倾向。与众不同的是,在奥苏贝尔看来,成就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驱力所组成:
1.认知驱力
认知驱力(cognitive drive)是成就动机三个组成部分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它大都是存在于学习任务本身之中的。所谓认知驱力,就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简言之,即一种求知的需要。这是意义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动机。它发端于学生好奇的倾向,以及探究、操作、理解和应付环境的心理倾向。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心理倾向最初都是潜在的动机因素,它们本身既无内容也无方向。这些潜在的动机因之所以变为实际的动机因素,一方面是成功学习的结果,学生预期到未来的学习可能会得到满意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家庭和社会中有关人士影响的结果。例如在美国,社会文化是以功利、竞争和成就为定向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这些动机来源对学习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可见,作为内部动机的认知驱力的活力,因竞争分数、计较名誉或担心失败等外部动机而削弱了。因此,奥苏贝尔提出,如果要形成学生的认知驱力,使它成为学生在校学习的动机,必须抛弃这样一种教育学说:使课程适应于当前大家关注的问题以及学生适应生活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重视认知和理解的价值,并以此为目的,而不应把实利作为首要目标。奥苏贝尔认为,动机变量对认知学习和记忆过程的影响与认知变量的影响有所不同。动机变量一般不直接涉及认知学习的过程。它们是以增强努力、注意和学习准备等为中介来影响认知过程的。实验结果表明,对成就要求较高的学生,在学习时更有毅力,学习更富有成效,而且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比成就要求较低的学生更渴望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锅炉本体检修工职业技能鉴定高级工试题.docx VIP
- 初中数学重点知识点梳理汇总.docx VIP
- [中国青铜器]01.第一章 概论.pdf VIP
- 德国探亲签邀请函中德文对照.docx
- 2024山西太原市古交市招聘劳动保障工作站和社区低保工作站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带详解.docx VIP
-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模拟试题汇编.doc VIP
- it审计的组织与实施(培训课件).ppt VIP
- 2025社区两保人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VIP
-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及课堂镜头.doc VIP
- 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与个体化治疗研究进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