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业机器人行业分析讲解材料.ppt
图表18: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机器人市场占有率对比 2013年外资企业在华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27000台,较上年增长20%,国内企业在我国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9500台,较上年增长了3倍。 市占率分别为74%和26%。 图表19:2012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前十占有率 ABB、库卡、安川电机、发那科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国外机器人企业占据中国机器人市场90%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90%的机器人市场份额中,ABB、发那科、安川机电、KUKA四大家族共占53%。之后的三大厂商OTC、松下和川崎重工共占17%。而国内机器人生产企业市场份额相对较小,2012年本土品牌机器人市场占有率8%,个体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 2012年国内机器人市场表现最佳者为启帆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销量达400台,紧随其后的依次为安徽埃夫特200台,上海沃迪200台,广州数控170台,沈阳新松80台。 图表20:2012年本土品牌机器人销量Top5 3.3、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分布 国内工业机器人使用仍较多集中于汽车行业。就全球平均水平来看,汽车行业的应用约占工业机器人总量的40%,而在中国,这一数字目前在60%左右。随着市场对机器人产品认可度的不断提高,机器人应用正从汽车工业向一般工业延伸。和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类似,我国的工业机器人的三大主要种类为焊接、搬运、喷涂,三大应用行业为汽车制造、电子电气、金属加工,只是所占比例略有不同。 除了汽车是成熟使用机器人进行生产制造的行业,未来3C(电脑、通讯和消费性电子)、物流、食品饮料等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增速都会较快。 图表21: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行业 国内机器人大部分用于汽车行业,国外机器人厂商通常与大的汽车企业绑定。例如,大众只用库卡的,经常一个新工厂购买库卡1000-2000台机器人,通用主要用发那科,欧系汽车品牌也更多考虑ABB。国内汽车企业也各有偏好,比如长城用安川的莫托曼,江淮汽车用ABB的。国内机器人企业在汽车行业竞争不过国外产品,国外机器人企业在汽车行业的优势是因为国外还保留的汽车制造业,其它制造业产能都转移到了中国。比如焊接机器人,国内企业不仅无法打开外资汽车厂商的市场,就连国内品牌汽车生产线的试用机会也很难获得 ,因此转向转向汽车零部件市场,小到门锁、离合器,大到电动机、发动机。 图表22: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类型及比例 从应用领域看,焊接、喷涂、搬运、码垛、装配五大领域应用占比84%,几乎集中了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焊接机器人目前已广泛应用在汽车制造业 ,代表公司是发那科公司;喷涂机器人是可进行自动喷漆或喷涂其他涂料的工业机器人 ,代表公司是川崎机器人;搬运机器人作用是将物料从一个加工位置移到另一个加工位置 ,代表公司是嘉腾电子有限公司;码垛机器人可以集成在任何生产线中,代表公司是ABB公司;装配机器人主要用于各种电器的制造行业 ,代表公司是安川电机。 焊接机器人 喷涂机器人 搬运码垛机器人 装配机器人 图表23:2005-2010 年国内不同领域工业机器人年安装量 目 录 1、工业机器人概述 ★ ★ 2、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现状 ★ 3、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现状 ★ ★ 4、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 5、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分析 ★ ★ ★ 6、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重点企业介绍 ★ ★ ★ 7、开发区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分析 ★ ★ ★ 4、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4.1、经济转型 4.2、人工替代 4.3、政策扶持 从国外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历程,未来10 年是国内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快速成长期”,存在三股力量来驱动这个市场:经济结构转型的“推力”;人口构成造成未来劳动力短缺与制造业用人成本趋势性上升的“拉力”;政府政策扶持的“催化力”。 4.1、经济结构转型 根据经济学家对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研究与对比,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前一阶段高速发展的经济对“资源”过度消耗,投资已很难驱动经济健康增长,在劳动力增长又受到约束的情况下,根据索洛模型维持经济增长更重要的动力是创新经济学家提出的全要素,即创新、技术与效率的提升。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证明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全要素对经济增加的贡献是趋势性上升的。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即处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 4.2、人工替代 自改革开发以来,人口优势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但这种优势主要是存量优势,但连续多年的经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