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二章 传输线理论 第四节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一、行波状态(无反射情况) 二、驻波状态(全反射情况) 当终端短路(ZL=0)、开路(ZL=∞)或接纯电抗负载 (ZL=±jXL)时,︱G(z)︱=︱GL︱=1,终端全反射,沿 线入、反射波叠加形成驻波分布。负载与传输线完全 失配。驻波状态下,︱G︱=1,r=∞,K=0。 (1) 终端短路(ZL=0) 1)沿线电压、电流分布 以上关系式代入式(2-4e) ④在z=(2n+1)· (l/4) (n=0,1, …)处为电压波腹点 ( )、电流波节点( )。 沿线每经过l/4,阻抗性质变化一次;每经过 l/2,阻抗重复原有值。 2. 终端开路(ZL=∞) 1)沿线电压、电流分布 以上关系代入式(2-4e)得 3)短路线与开路线比较 各对应量的相位相差 p/2(即l/4)。 3. 终端接纯电抗负载 ( ZL=±jX (X0)) 1)负载为纯感抗(ZL= jX (X0) ) 终端的纯感抗可用一段长度为l0(0 l0 l/4) 的短路线等效: 小结:当长线的ZL=0、∞、 ±jX (X0)时,终 端均产生全反射,沿线电压、电流呈驻波分布。 ① 三、行驻波状态(部分反射情况) 当ZL=R±jX(X0)时, 反射波的幅度小于入射波,入射功率有一部分被 负载吸收,另一部分则被反射回去,均匀无耗长线工 作在行驻波状态。 沿线电压、电流的分布: 1. 当2 bz -fL=2n p (n =,1,2,…),即在 z=(fLl)/(4p) + n ·l / 2 (2-24a) 处为电压波腹点、电流波节点: 由于0 ︱G︱1 ,可见,对于行驻波,有: 由1. 、2. 还可得: 由式(2-23)、输入阻抗公式及 1. 、 2. 的分析可见: 3. 行驻波沿线电压、电流、阻抗呈非正弦的周期分 布, 周期为 l/2。 l/4 线具有变换性, l/2 线具有重复性。 4. 对不同ZL=R±jX (R≠0,X0)的分析 1) ZL=RLZ0 G20,f2=0,终端为电压波腹点、电流波节点。 2) ZL=RL Z0 G20,f2=p,终端为电压波节点、电流波腹点。 3) ZL=R+jX (R≠0,X0) —感性复阻抗 0f2p, 距终端最近的电压波腹点的位置为: 0 lmaxl/4 ; 距终端最近的电压波节点的位置为: l/4lminl/2 。 4) ZL=R-jX (R≠0,X0) —容性复阻抗 pf22p, l/4 lmaxl/2 , 0lminl/4。 例题: (p239) 1-9 已知电源电势Eg,内阻Zg=Rg和负载ZL,试求传输线上电压、电流的解答(Z0、b 已知)。 1-12 如图示, Z0=50 W, Zg= Z0, ZL=(25+j10) W,Z1=-j20W。求: (1). 两段传输线中的r1、r2及始端处的Zin 。 (2). ZL变化时r1、r2是否变化,为什么? (3). Z1变化时r1、r2是否变化,为什么?(4). Zg变化时r1、r2是否变化,为什么? (2). r1、r2均与ZL有关,ZL变化时r1、r2也变化, (3). r1与ZL有关而与Z1 无关,而 r2与Z1有关。 Z1变化时,r1 不变,而 r2 变化。 (4). r1、r2与Zg无关,Zg变化时r1、r2不变;但 入射电压、电流变化,使沿线电压、电流都改变了。 1-13 已知如图联接的无耗线, 线上Em 、 Zg 、 RL 、R1 及l 均已知,求RL、R1 上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数值并画出各线段上电压、电流的相对振幅分布。 [ 解] (1) 各支节在D-D’ 处的输入阻抗为: ZL Z 0 Zg Eg ○ ~ [解] 建立座标系如图所示。 [解法2] 设波源与负载的距离为l,建立座标系如图所示。 则始端的输入阻抗Zin(l) 为 ZL Z 0 Zg Eg ○ ~ l G1 r2 r1 GL Z3 Z2 ○ ~ Zg Em ZL Z0 Z0 Z1 l/4 l/4 [解] (1). G1 r2 r1 GL Z3 Z2 ○ ~ Zg Em ZL Z0 Z0 Z1 l/4 l/4 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