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语的定位跟价值.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唐新语的定位跟价值

第六章 結論:《大唐新語》的定位與價值 從第二章至第五章,筆者試圖從不同層面釐析《大唐新語》一書的內涵。首 先從體制著手,《大唐新語》雖承襲了《世說新語》分門隸事的體制,然細究其 門類設立與門目意涵,可以發現,《大唐新語》與一般純以模仿《世說新語》的 「世說體」小說並不相類,實不宜等同視之。 在第三章中,筆者試圖勾勒唐代史學的發展概況與作者劉肅身處的時代政治 現實,發現劉肅乃承襲了中國自古以來勸善懲惡的鑒戒史學傳統,尤其是唐代自 建國以來君臣上下欲取鑒求治的史學精神,而創作出《大唐新語》一書。而當唐 代歷經安史之亂後,國勢嚴重受創,中唐時期的君臣莫不以恢復初唐貞觀之治的 榮景為第一要務,可惜德宗一朝的表現未臻理想,雖初時乍露曙光,然因君王的 猜忌與臣下的私己、便佞,導致中興無望,進一步促使劉肅於憲宗元和二年撰述 《大唐新語》,期能藉由唐初以迄大曆年間的君臣史事,作為當朝者的借鏡。 第四章中,筆者著力梳理《大唐新語》所展現的君臣群象,蓋劉肅特別突顯 出明君代表──太宗 「善於納諫」的容人雅量,以對比德宗猜忌賢臣的不智之舉; 又特別突顯出昏君代表──武則天的諛佞殘忍形象,以為施政者的借鏡。而關於 臣子的表現,筆者發現,劉肅特別揀選出歷朝宰相的史事,多所著墨在能用以勸 善的正面人物──房玄齡、李勣、魏徵、褚遂良、狄仁傑、姚崇、宋璟、張說等, 以見其匡贊輔翼之功;而對於那些用以懲惡的負面人物──許敬宗、李林甫、楊 國忠,劉肅則如實的展現出其惡行惡跡,以反襯中唐時期盧杞、張延賞等佞相的 的嘴臉,藉以提醒當朝者慎選國家宰輔的重要。此外,身為地方主簿的劉肅,對 於地方官亦有所期許,除了應具備勇於直諫、忠貞、剛正、孝悌、清廉、不貪功 求榮的德行之外,亦須擁有獎掖農業、興建水利,不畏權勢、辦案有方,體察民 情、為民解困的政能,方能稱得上是稱職的官員。 《大唐新語》在敘事上,採用的是記言寫人的手法,故筆者於第五章中,著 力探討《大唐新語》如何汲取中國史傳敘事傳統的養分,觀察《大唐新語》表現 出何種史傳作品的敘事特徵,發現和傳統史傳作品一樣,劉肅在敘述人物事件時 ,常採用形象法,把事件過程具體化、故事化、情節化。書中大多採用第三人稱 全知觀點;且除了作者的敘述語言之外,更重要的是用歷史人物自己的語言表達 出人物的個性;此外,並通過細節描寫或生活中的某些插曲來刻畫人物;運用對 165 比襯托手法,以突顯人物形象;又以互見手法展現同一人物的不同面貌;尤有甚 者,劉肅亦和史傳作品的作者一樣,具有濃厚的主觀情感,常把強烈的愛憎感情 寄寓在敘事之中。 除此之外,筆者發現,劉肅所採用的記言寫人筆法,其實可以上推至《國語》 記言的書寫模式,表現出和 《左傳》以記事為主的截然不同的敘事特色,而和 《國 語》一樣,主以記載人物言說為重。而在接受《史記》與《國語》等史傳作品的 敘事傳統與模式後,劉肅將之巧妙運用,在史料的選擇剪裁與敘事手法的多元表 現上展露其用心。 如上所述,筆者從不同層面分析《大唐新語》一書,企圖能完整呈現其內涵 與豐富面貌,接下來,筆者不揣所陋,試圖為《大唐新語》尋出較恰當的歷史定 位。 自 《大唐新語》問世以來,歷代目錄學家迭有著錄,《新唐書․藝文志》、《崇 文總目》、《通志․藝文略》、《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皆入「雜史類」;《宋 史․藝文志》入「別史類」;然至清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卻將《大唐新語》 改列「小說家․雜事類」,此舉是否得當,已有不少論者發出不同的聲音,如王 國良於 1976 年撰《唐代小說敘錄》,於《大唐新語》條末云:「其諧謔一門,記 君臣、士大夫間戲謔事,四庫館臣譏為繁蕪猥瑣,以為自穢其書,有乖史家之體, 384 恐未必然也。」 程毅中於 1990 年出版的《唐代小說史話》書中認為:「《四庫全 書》列入小說家的唐人作品還有《國史補》、《大唐新語》、《次柳氏舊聞》……等 書,今天看來,還是按照歐陽修的《新唐書․藝文志》列入史部雜史類更恰當一 385再如王澧華於 1996 年發表的單篇論文〈《大唐新語》編纂考略〉亦認為: 些。」 「顯而易見,《大唐新語》既非子書,亦非說部,自應列之於史林。《新唐書》視 之為雜史而置之於史部,是合乎實際的。《四

文档评论(0)

1hone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