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ognitive Psychology——Goldstein-Second edition 第六章 长时记忆:基本原理 一些问题 1、什么是存储长时记忆的最优方式 2、经历和知识如何可能被存储在神经元中? 3、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技术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当我们需要的时候。 Korsakoff 综合症 常见于老年人、长时间缺乏维生素B1者、或慢性酒精中毒患者 这些患者的额叶和颞叶有损伤,因此不能产生新的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LTM)。 他们的现实世界只包括很久很久以前,产生脑损伤以前的记忆,和最近30到60秒之内的记忆。 一种描述LTM的方式是把它看作一个信息档案馆,这些信息包括我们一生所经历的事件和所学过的知识。它的跨度之长另人惊奇。图中显示了一个学生正在回忆以前各段时间里所发生的事情。 长时记忆的种类 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之间的联系 如果情景记忆丢失,语义记忆可能仍然保留下来 与语义记忆关联的情景记忆会得到加强 语义记忆可以影响我们的注意,间接地影响到我们的经验 隐性记忆 显性记忆是我们能够意识到的记忆,而与之对应的,隐性记忆 过去的经验提升了我们完成任务时的表现,虽然我们不能意识到那些经验。隐性记忆有许多种,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启动效应”和“程序性记忆”(又称操作记忆)。 重复启动效应:当因为不断接受到同样的刺激,而对一个刺激的反应速度和准确率增加时。看到“马”这个词会导致你对这个词的反应比你看到其他词时更快,即使你可能不会记得自己更早的时候见到过“马”这个词的经历。 程序性记忆:关于如何做某事的记忆,比如骑自行车,打字,或演奏乐器。即使你不记得这些技巧的流程,这些技巧仍然保留。 P192-P193 启动效应:两个实验 程序性记忆 我们不会记得我们在何时何地学会了一些基础技能,但尽管如此,我们通常不会在使用这些技能的时候遇到麻烦。例如我不记得我学习写字的经历,但我可以写字。这就是程序性记忆。 它的另一个特点是,人们可以做事而不必意识到他们自己是如何做的,比如骑自行车。你能解释你是如何保持平衡的么?或者系鞋带?如果你要解释系鞋带的具体步骤,大多数人必须亲自演练一遍才能回答。 长时记忆的种类(复习) 信息是怎样存储到长时记忆中的? 编码(encoding)指将信息存储到长时记忆中的过程。 检索(retrieval)指将信息从长时记忆转移到工作记忆中的过程。 维持性\精致性复诵 维持性复诵(maintenance rehearsal): 比如当你复诵某电话号码,你放下话筒的时间内就会把它忘掉。这种复诵电话号码的方式只是在重复数字,在记忆中维持信息,但没有考虑其含义或把它和其他信息关联起来。 精致性复诵(elaborative rehearsal):你想到了信息的含义并把它和已知的东西关联起来。 维持性复诵不能有效地将信息存入LTM 精致性复诵(润色性复诵?)能有效地将信息存入LTM 加工层次理论 根据加工层次理论(Fergus Craik和 Robert Lockhart)记忆依赖于信息编码的方式。或者说记忆取决于信息是如何被编排在心智中的。 浅层加工:只涉及很少的对含义的注意。 深层加工:涉及深层次的注意,专注于意义,并把它和其他事物关联。 Page 200 适应性转换过程? 对编码有帮助的其他因素 如果要记住一个单词 “鸡”,对比两句话 1. 她烹了那只鸡 2. 一只大鸟俯冲下来把那只挣扎着的鸡拎走了 Craik和Turving(1975)的实验,发现当词语呈现于更复杂的句子中时,词语更容易被记忆。 自我关联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 创造力效应 Norman Slameka (1978) 信息结构化 文件夹,增加索引,标注章节,区分不同的话题;这些都可以增加效率 P206 信息结构化举例(略) 信息是如何被存储于脑中的 存储在突触上的信息 赫布定律:描述了突触可塑性的基本原理,即突触前神经元向突触后神经元的持续重复的刺激可以导致突触传递效能的增加。这一理论由唐纳德·赫布(Donald Hebb)于1949年提出。 后来的研究发现,突触的激活引起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导致突触产生新的蛋白质,并导致突触的结构改变。如图所示: 新记忆的脆弱性 顺行性失忆是创伤后无法继续产生新的记忆。逆行性失忆是忘记产生创伤之前的一些事。 逆行性失忆中,失忆对于在时间上更接近创伤发生时间的记忆更为严重。图中的竖线代表了某些时间点上的逆行性失忆的程度。 固化 逆行性失忆的现象表明近期的记忆比更久远的记忆更加脆弱。 固化(consolidation)——将新的记忆从脆弱状态变为永久状态。这一过程涉及神经系统的重组。它发声在两个层面: 突触性固化——发生在数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