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氧化氯氧化水中联苯胺类化合物效能及反应动力学研究-环境工程专业论文
摘 要
联苯胺类化合物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国际上公认的一类优先污染物,具 有水溶性低、生物降解能力差及致癌性强等特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极 大的威胁,已引起了环境工作者的极大关注。目前,国内外对联苯胺类化合 物的处理技术主要有物理、化学及生物等方法,但基本上处于研究起步阶 段,所以寻求新方法来去除水中联苯胺类化合物及其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是 十分必要的。ClO2 作为一种水处理的强氧化剂,对水中的许多有机和无机 污染物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几乎不和水中的有机物形成三卤甲 烷 (THMs)等有机卤代物,在水处理中已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和工业废水的氧化 处理,但将其用于处理联苯胺类污染物的研究却少有报道。因此,本论文研 究了 ClO2 氧化法处理联苯胺类污染物的去除效能,以及 ClO2 氧化联苯胺类 化合物的反应动力学及其机理,其主要内容如下:
研究了 ClO2 氧化水中联苯胺类污染物的效能。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 影响联苯胺去除率的主次因素顺序为:反应时间ClO2/BD 化学计量比pH 值反应温度;并详细研究了 pH 值、ClO2 投量、联苯胺初始浓度、反应时 间及反应温度等单个因素对联苯胺和 COD 去除率等考察指标的影响。结果 表明,ClO2 投量、联苯胺初始浓度及反应时间对联苯胺和 COD 去除率影响 明显。pH 值对联苯胺和 COD 去除率的影响与 ClO2 氧化性和联苯胺存在型 体有关;反应温度对联苯胺和 COD 的去除率影响不大。确定出 ClO2 氧化 联苯胺反应较佳的工艺条件:pH 值 5.5-7.5、联苯胺初始浓度 20-50mg/L、 ClO2 投量 60-75mg/L 及反应时间 50-70min,联苯胺和 COD 的最大去除率分 别达到了 96.56%和 84.1%。
以某化工厂含联苯胺的废水为对象,研究了 ClO2 对实际生产废水的氧 化效能。结果表明,经 ClO2 氧化后,出水中联苯胺类污染物得到有效去 除,废水中联苯胺类化合物是 ClO2 氧化的主要物质;确定了较佳的工艺参 数:ClO2 投量 45-55 mg/L,水力停留时间 30-35min。
系统研究了 ClO2 氧化联苯胺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表观速率常数 k′随着 ClO2 投量的增加而增大;反应速率常数 k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求 解出该反应的活化能 Ea 为 51.1kJ/mol,表明 ClO2 氧化联苯胺的反应为一吸 热过程且在一般水处理条件下即可发生;反应速率常数 k 随溶液 pH 值的升 高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其变化趋势与联苯胺去除率的顺序一致。获得
了游离态联苯胺、单质子态与双质子态联苯胺被 ClO2 氧化的反应速率常数
k1、k2 及 k3 分别为 5.97×10-4、1.52×10-4 及 1.34×10-4L/(mmol·s)。
建立了 ClO2 氧化联苯胺、3,3′-二甲基联苯胺、2,2′-二甲基联苯胺、 3,3′,5,5′-四甲基联苯胺、3,3′-二甲氧基联苯胺、3,3′-二氨基联苯胺、2,2′-二 氯联苯胺、3,3′-二氯联苯胺、2,2′,5,5′-四氯联苯胺和 2,2′-二磺酸联苯胺等 10 种联苯胺类化合物的动力学速率方程。结果表明,ClO2 氧化 10 种联苯胺类 化合物的反应级数对于 ClO2 和各个联苯胺类化合物均为一级,总反应级数 为二级;在 pH6.5 及 25℃的条件下,ClO2 氧化这 10 种联苯胺类化合物反应 速率常数分别为 5.721×10-4、5.086×10-4、5.084×10-4、2.940×10-4、3.661
×10-4、6.886×10-4、2.795×10-3、2.468×10-3、3.138×10-3 和 1.503×10-3
L/(mmol·s),并指出反应速率常数的大小顺序与联苯胺类化合物结构中 4 和
4′位氨基 N-H 键能的强弱有关。
揭示了 ClO2 氧化水中联苯胺的反应途径。采用 GC/MS、UV-vis 及 IR 技术,分别在 pH 值为 2.0 及 6.5 的条件下对 ClO2 氧化联苯胺的反应产物进 行了鉴定。结果表明,ClO2 氧化质子态联苯胺的反应中间产物依次为联苯 醌二亚胺、联苯醌二肟和联苯醌;ClO2 氧化游离态联苯胺的反应中间产物 依次为氢化偶氮苯、偶氮苯和对苯醌;质子态和游离态联苯胺被 ClO2 氧化 的最终产物均为二元不饱和酸。在分析 ClO2 反应特性和联苯胺不同型体的 基础上,提出了两种不同反应途径,认为 ClO2 氧化质子态和游离态联苯胺 的反应均遵循单电子转移机理。
总之,本研究成果丰富了 ClO2 氧化处理水中联苯胺类污染物的理论,
为 ClO2 氧化法在水中有毒污染物深度处理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具有重 要的理论意义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丛枝菌根在水稻清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微生物学专业论文.docx
- 丛枝菌根真菌作用下桉树对土壤中Pb、Zn和Cd的耐受机理研究-环境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丛枝菌根对蔬菜辛硫磷残留的影响-植物营养学专业论文.docx
- 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条件下水稻应对镉胁迫的响应研究-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丛枝菌根在水稻清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微生物学专业论文.docx
- 丛枝菌根对间作土壤磷的吸收、活化及吸附影响研究-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论文.docx
- 丛枝菌根真菌(AMF)对苜蓿磷素利用效率和细根周转的影响-草学专业论文.docx
- 丛枝菌根对嫁接在两种不同砧木上的纽荷尔脐橙镁吸收的效应及其机理研究-植物学专业论文.docx
- 丛枝菌根真菌共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多胺对其生长效应的研究-遗传学专业论文.docx
- 丛枝菌根真菌和植物根围促生细菌组合菌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影响-蔬菜学专业论文.docx
- GB 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pdf
- GB 50098-9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pdf
- GB 50098-2009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pdf
- GB 50151-92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0年版).pdf
- GB 50156-201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14年版).pdf
- GB 50160-92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年版).pdf
- GB 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年版).pdf
- GB 50179-2015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英文.pdf
- GB 50193-9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1999年版).pdf
- GB 50193-9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年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