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RF介绍-.ppt
图 3 2005 年 3月 14 日散度场垂直剖面 (a)02 :00 , (b)14 :00 , 酒泉站位于 180 km 处 垂直速度特征模拟分析 图 4分别是 WRF 模式预报的 3 月 14 日 02 :00 和 14 :00 的垂直速度特征剖面模拟 。模拟结果显示 :14 日 02 :00 , 酒泉上空从近地面到 100 hPa 为上升运动 , 最大上升运动出现在 500 ~ 400 hPa 之间 , 中心值为 13 .28 cm · s-1 , 垂直运动区的东西方向的水平尺度不足 100 km ;08 :00 , 在酒泉上空依然存在上升运动 , 但强度有所减弱 , 上升运动区的顶部下降到 350 hPa 附近 。 到了 14 :00 , 酒泉附近 600 ~ 100 hPa 继续维持强盛的上升运动 ,最大的上升运动在 500 ~ 400 hPa 之间 , 且明显加强 , 最大速度达18 .86 cm ·s-1 ;在酒泉西测 600 ~ 150 hPa 为一个深厚的下沉运动层 , 垂直速度为 -7 .47 cm · s-1 。 可以看出 , 正是酒泉上空的对流运动的迅速加强 , 造成了 14 日 14 :00 ~ 20 :00 之间的降雪相对集中的时段 。 图 4 还显示出降雪增大时 , 强对流中心持续维持 , 并逐渐向东运动 , 直到15 日08 :00逐步减弱消失 , 降雪结束 。 图 4 2005 年 3 月 14日垂直速度垂直剖面(单位 :cm · s-1) (a)02 :00 , (b)14 :00 相对湿度场特征模拟分析 对酒泉附近相对湿度场进行模拟分析 , 可以看出 , 这次降雪的水汽是随着西北气流输送到降雪区的 。从 3 月 13 日 20 :00 ~ 14 日 14 :00 , 近地面到 500 hPa 以下的气层中 , 相对湿度 80 %较湿润的气团逐渐向东移动 , 为降雪提供了比较充沛的水汽 。 图 5分别是 3 月 14 日 14 :00 和 20 :00 的相对湿度垂直剖面图 。14 日 08 :00, 酒泉以西近地面到 500 hPa 之间有一相对湿度 88 %的高湿区 , 最大值为 96 .3 %, 在 600 hPa 附近 。 随着偏西气流的引导 , 湿气团逐渐向酒泉方向移动 , 14 :00 , 高湿区向东扩展 , 酒泉上空 500 hPa 以下的相对湿度也达到了88 %以上 , 为降雪的发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 。到 20 :00 , 酒泉上空 500 hPa 以下的气团仍然维持较大的相对湿度 。 但是 , 由于14 :00 ~ 20 :00 之间 , 酒泉的降雪强度较大 , 凝结耗费了大量水汽 , 在 600 hPa 高度层酒泉上空出现了一个相对的低值区域 。 图 5 2005年 3月 14 日相对湿度的垂直剖面(单位 :%) (a)14 :00 , (b)20 :00 结论 通过对河西西部(祁连山西段)的一次暴雪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 说明 WRF 模式对中小尺度暴雪有较强的模拟和预报能力 , 揭示了影响暴雪发生发展的因子 , 得到以下结论 : (1) 在形成这次暴雪过程中 , 地面冷锋 、 低空风场切变线 、 与高空强锋区相对应的高空急流的合理配置加强了酒泉暴雪区的垂直环流的发展 , 使降雪区域对流发展 。 (2) 出现暴雪时最大辐合层在 600 hPa 附近 , 500 hPa 以上则表现为一个深厚的辐散层 。 随着强降雪的开始 , 降雪区近地面层由辐合变为辐散 , 反映出由于能量释放 , 降雪的影响系统开始逐渐消亡 。 (3) 在降雪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具有中小尺度特征强烈垂直上升运动区 , 最大上升运动在 500 ~400 hPa 之间 。 (4) 降雪的水汽来源于西风气流 , 水汽输送在 600 hPa 的最强 。 600 hPa 的强水汽输送和强辐合保证了产生降雪必需的水汽条件 。 资料来源: 1、ARWUsersGuideV3.7 2、《WRF的安装与运行》CUIT Catmiao整理 3、《气象wrf模式内部培训配置资料》 CUIT 万文龙整理 4、《数值天气预报》沈桐立 主编 5、胡向军,陶健红,郑飞等. WRF模式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简洁 6、陶健红,张新荣,张铁军,等.WRF模式对一次河西暴雪的数值模拟分析[J].高原气象,2008,27(1):68-75. 谢 谢 ! WRF-Chem:WRF atmosphere chemistry model * As shown in the diagram, the WRF Modeling System consists of these major programs: The WRF Prep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历年真题章节练习题集.pdf VIP
- 《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pdf VIP
- 脑梗塞ppt课件(精).pptx VIP
- 高血压、糖尿病培训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pixelgridV4.5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处理系统卫片使用手册.pdf VIP
- 贵州财经大学 法学综合(民法、经济法)A卷 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pdf VIP
- 2025年河南省高考对口升学烹饪试卷 .pdf VIP
- 贵州财经大学 法学综合(民法、经济法)B卷 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pdf VIP
- 论刑法中多次犯的理论与实践剖析:从概念厘定到司法适用.docx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