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科学技术总论
(下)
编者董原
目 录
电子学1
计算机科学技术17
自动化42
空间科学技术60
机械学 82
精
电工学93
工程热物理学101
海洋科学 118
海
1 科学技术总论(下)
电子学
一九五六年以前,中国科学院系统的无线电电子学
方面的研究工作分布在两个地区进行:东北地区的机电
研究所的部分科技人员从事电真空器件、无线电技术、
自动化和超声技术的研究;北京地区的原子能研究所一
小组从事与高能加速器有关的微波技术的研究,应用物
理研究所从事一些声学领域的电声、建筑声学和超声的
研究。
一九五六年,国务院制订了国家的十二年发展科学
技术的长远规划,把无线电电子学列为重点项目,当年
九月开始筹建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由李强任筹备
委员会主任,顾德欢、马大猷、孟昭英、陈芳允、葛燕
璋任副主任。从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所属的北京物理研究
所(即现在的高能物理研究所)、长春机电研究所、长春
仪器馆和北京应用物理研究所(即现在的物理研究所)
抽调出一部分从事无线电、电子学方面的科技人员,集
中起来,筹建新所。
一九六○年七月,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正式成
立。这期间,在“大跃进”的影响下,许多省市都分别
在中国科学院有关地区分院领导下建立了电子学研究
所。以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各分院所属的电子学研究所,有的下马,有的合并。
一九六四年,中国科学院决定,将电子学研究所的
三个声学研究室分出,另成立了声学研究所。一九六五
年,电波传播、无线电技术和固体电子学等研究室又相
2 科学技术总论(下)
继分了出去。同年八月,中国科学院华东电真空研究所
(南京)迁京与电子学研究所合并,使电子学研究所转
变成为一个以真空电子学和气体激光为主要研究方向的
专业研究所。
一九六七年五月,电子学研究所划归国防科学技术
委员会,后又隶属通信兵部第十九研究院。一九七五年
四月,该所重新归属中国科学院,并决定重建无线电和
信息技术部分,使该所恢复成为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电
子学研究所,以适应国家电子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
一九七八年三月,中国科学院在广州组建广州电子
技术研究所,其研究方向是信息处理与传输,前身是广
东省701 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在电子学方面取得的科技成绩,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电路和系统
电子学研究所自建所初期至一九六五年,对国家的
信息论基本应用、纳秒脉冲技术和晶体管电路等方面的
研究工作,起了开拓作用。
该所开展了信息源、干扰源、编码、信息网络、雷
达中信息论问题和通信中信息论问题的研究。在信息论、
雷达信号检测与处理及应用方面,开展了雷达和通信设
备的研制工作,参加了第一部超远程测量雷达的方案论
证、设计和部分关键技术设备的研制工作,在国内首先
研制成功远程雷达信号全数字化视频积累器、互相关器、
机械滤波器、相关器、时变滤波器、线性调频信号脉冲
压缩网络、概率密度仪以及噪声产生和测量装置。该雷
3 科学技术总论(下)
达已于七十年代初由工业部门研制定型并投入使用。
六十年代初期,电子学研究所研制出了 S 波段雷达
用参量放大器和宽频带参量放大器(瞬时频带宽度达 10
0 兆赫)。这项工作于一九六五年底调整到华东半导体研
究所(现电子工业部南京固体微波器件研究所)继续进
行,研制成了通信卫星地面站用的参量放大器。
一九六四年开始研制一种机载雷达,至一九六五年
取得了阶段成果,为以后机载单脉冲精密跟踪雷达的研
制和发展,起了开拓作用。一九七八年以后,在国内又
首先突破了合成孔径侧视雷达的技术关键,并研制成了
机载合成孔径侧视雷达试用样机和雷达图象地面光学相
关器。该雷达是一种微波成象雷达,具有全天候、透过
植被等工作特点,可在资源考察、军事侦察、环境监测
等方面广泛应用。八十年代,已应用于水利、军事、测
绘、地质勘探等方面,进行了飞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