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各种常见引流管护理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董海燕
引流:是依靠吸引力或重
力从体腔或伤口引流出液体的
行为、过程和办法。
引流的概念
外科引流的目的
1)预防严重感染
2)降低局部压力,解除梗阻:如胆道术后T管引流
3)预防吻合口瘘:如胃肠道术后胃肠减压管
4)促进脏器功能恢复
外科引流的作用原理
吸附作用
虹吸作用
导流作用
消化道的蠕动作用
外科引流的基本原则
通畅
彻底
减轻组织损伤
顺应解剖和生理要求
确定病原菌
引流管的分类
1、按引流的作用原理分为
被动引流:引流物凭借体内液体与大气压间的压力差或依靠体位及毛细管作用和虹吸作用使液体排出体外。
主动引流:将引流管连接于减压器,借助负压作用吸出伤口内液体
2、按引流的目的分为:
预防性引流:适用于虽经外科治疗但易继发感染、出血、消化道瘘所积液、积气等时。放置时间短,术后几天可拔除
治疗性引流: ①局限性的脓肿、病理性积液等;②消化道瘘;③为了减轻张力压迫,如气体、液体的积聚或组织水肿等.引流时间较长,可长达数月
引流管护理的目标
保持引流通畅、有效
使患者处于最佳的舒适状态
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促进局部伤口及疾病康复
降低护理成本
人体常见的引流管
引流管的一般护理要点
一般护理
防止感染
观察引流液
引流通畅
妥善固定
1
2
3
4
固定好引流管,留足长度防止牵拉,防止引流管脱出。
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反折、受压,经常挤捏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堵塞。
引流袋应低于引流管口,防止引流液逆行感染,操作过程应加强无菌操作。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防止感染
引流通畅
妥善固定
临床常见的引流管
腹腔引流管
胆道T管
胸腔闭式引流管
留置导尿管
胃肠减压管
1
2
3
4
5
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的目的:
引流出胃肠内容物,减轻肠梗阻、肠胀气的症状,以及避免术中误吸。
胃肠减压
评估和观察要点
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和相关病史。
口腔、鼻腔粘膜粘膜和插管周围的皮肤情况
胃管的位置,固定、及负压装置的连接情况
评估腹部体征及胃肠功能
胃肠减压
操作要点:
取舒适卧位--清洁鼻腔--测量长度--润滑前端轻轻插入(咽喉部)--证实在胃内--固定(标记)--连接负压球--保持通畅
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胃肠减压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患者和家属防止胃管脱出的措施
胃肠减压
注意事项:
1、昏迷患者的置管
2、插管中的注意点
3、口服给药,注入药物后须夹管30分钟
4、定期更换引流装置,口腔护理Bid
5、长期置管者,每月更换胃管一次,从另一侧鼻腔插入
6、导管滑脱的处理。
胃肠减压管的护理要点
1、妥善固定:注意胃管的外露长度,防止胃管脱出。
2、保持引流通畅:保证持续负压吸引,定期冲洗胃管,防止堵塞,保证胃管在胃内。
3、防止感染:每日进行两次口腔护理,鼻贴每日更换,每日更换负压器。
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胃液颜色正常为墨绿色 (混有胆汁)。若颜色为鲜红色,提示胃内有出血;若颜色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
5、拔管: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无腹胀,引流液减少,肠鸣音正常,即可考虑拔管。
胸腔闭式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气胸——排气减压
血胸——引流淤血、渗出液
有利于肺扩张,减轻呼吸困难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1、妥善固定:防止牵拉、防止脱出。
2、保持引流通畅:经常挤捏引流管,防止管道堵塞、反折、受压。
3、防止感染:引流瓶应低于引流口60-100cm,防止逆流感染;注意无菌操作,保持引流口敷料清洁干燥。
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注意胸瓶中水柱的波动情况,正常波动范围4-6cm,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5、保持管道的密闭性。
6、取半卧位,鼓励咳嗽和深呼吸,促进肺扩张。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7、拔管指征:
置管引流48-72h后,引流瓶中的气体无溢出且引流液颜色变浅,24h引流量少于50ml,脓液少于10ml,胸部X线片显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或气促时,即可考虑拔管。
拔管后24h内应密切观察是否存在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出血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胆道T管
T管引流的目的:
引流胆汁
引流残余结石
支撑胆道
进行T管胆道造影
进行二次取石术
胆道T管的护理要点
1、妥善固定:防止牵拉,防止脱出。
2、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受压、反折,经常挤捏引流管,防止残余结石堵塞。
3、防止感染:引流袋应低于引流口,防止逆行感染;每日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采用淋浴,可用塑料薄膜覆盖引流管处,避免感染。
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