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勉谕儿辈》(北京版)
北京出版社 八年级(上册) 畅言教育
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
《勉谕儿辈》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勉谕儿辈》作者是周怡,创作年代为明朝。教人如何节俭。
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
2、通过抓住文中关键字句,理解作者所主张的选择精华、深入研讨节俭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节俭是美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梳理文章思路,明确作者主张的节俭理论。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什么是节俭。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磁带、投影仪及胶片、打印好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 “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二、作者简介
周怡(1505-1569),字顺之,号讷溪,明代仙源人。嘉靖十七年(1538)登进士,初任顺德(含河北省邢台市)推官,政绩优异。翌年,擢升吏部给事中。刚正直言,嘉靖二十二年六月,史部尚书许瓒揭发大学士严嵩擅权,遭世宗斥责。因上《劾大臣不和疏》,历数干言,切中时弊。世宗大怒。以中伤朝廷罪被庭杖下锦衣卫狱。隆庆元年(1567),穆宗即位,被复用,擢太常少卿。
三、生字词语,扫清阅读障碍奢:(shē)
着:(zhuó)
馋:(chán)
四、字词解释
1.俭:节俭。
2.奢:奢侈费用。
3.费用:花费钱财。
4.着:穿。
5.办:用来做成。
6.莫:不要。
7.饥:饥饿。
8.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9.若:如果。
10.馋:这里指饥饿的意思。
11.图:贪图
12.粗饭:粗茶淡饭
13.特:只、仅
14.则:那么
15.待:等待
16.足:足够
五、解读课文
(一)初读,读熟课文:
1、解题:《勉谕儿辈》。
2、播放录音,学生听读,完成下列任务。(1)标记生字注音。(2)注意词句停顿;
3、师范读,提示长句停顿;
4、学生自由朗读,互读。
5、指定优、中、困学生各一名朗读,听者点评(从字音、停顿两方面)。
6、再次播放录音,学生轻声跟读,注意体味语调、语速的变化,揣摩作者情感。
7、学生自由散读。
(二)精读,疏通文意:
1、自主学习: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师巡回指导。
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探究不成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师参与讨论;
难点预见:
A、词语:课后注释(提醒学生注意加横线的词类活用及一词多义字)
B、句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3、总结交流:
(1)四人一组互相翻译课文,交流指正;
(2)典型代表两名译文,师阐述自己观点,供参考。
(三)研读,赏析文章:
周怡在这封书信里,着重谈了节俭与奢侈的问题。他首先讲到从节俭变得奢侈是容易的,从奢侈变得节俭却困难了。因为生活富裕,没有思考过生活的艰难?但是如果思考得到这些事情的艰难,就不会轻易地花费钱财了。每一顿饭吃肉喝酒,可以置办几天的粗茶淡饭;一匹绸缎,可以置办几件平常的衣服。不饿不冷就够了,何必图个吃好穿好?如何成为一个节俭的人,作者在文中提到,如何人们经常在拥有的时候想着没有的时候,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再想着拥有的时候,那我们都可以成为一个节俭的人。那么子子孙孙(就能)常常享受到温饱了。
周怡的这封书信,对于现在的我们当代
文档评论(0)